验方小续命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
珍藏岐黄名家经方大全 导读:小续命汤从创始之初直到今天历经千百年,其衍生方数目众多,多本方书中小续命汤均被列为中风首剂,可见其“地位”。本文作者从期刊的一则小论文中学习到了用小续命汤加味和外敷巴豆法治疗面神经麻痹,通过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取长补短。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简称面瘫)。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本病为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常见。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瘫轻者,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主要为“正气”相对虚于内,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所致,导致筋脉失养而致本病。 病理变化为患者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见口眼歪斜诸症。 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男性居多。多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 2.起病急骤,伴面瘫侧耳后、耳内、乳突或面部轻微疼痛,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面部活动不灵,口角歪斜;或于进食时发现食物存积于一侧齿颊间隙,并有口水从口角淌下。 3.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能或不全,泪液分泌减少,病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病侧做闭目、蹙眉、皱额、鼓气、噘嘴、露齿等动作均不能。 1.风邪入络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之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有头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 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2.气血两虚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牌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3.痰瘀互阻症状: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人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而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坝u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 小续命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 王松荣.小续命汤加味和外敷巴豆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例临床小结[J].新中医,,18(5):27-28 肉桂末(冲服)2~6g,附片、麻黄各4g,川芎6g,党参、白芍、杏仁、防风、黄芩、防己、白附子各10g,甘草5g,细辛3g,蜈蚣3条,地龙15g。脉弱体虚寒者,加重党参、附片、肉桂末的用量;风重者,适当增加麻黄、防风、蜈蚣的用量。 以上为成人量。水煎服,每剂煎2次,上午、下午各服1次。药渣趁热用两层纱布包裹敷患处,烫时可在患部移动。凉后的药渣包,可放在煎第二剂药时的缸口上,待热后再敷患处,可反复多次。每剂的药渣均按上法处理,每天上午、下午热敷3~5次。服药后最好睡觉,以利发挥药效。在治疗期间,必须避风,适当休息,少说话少笑,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外敷药:取陈巴豆10~13g,去壳后将巴豆肉捣烂如泥状(勿放水、油等物),按患者手心大小捏成饼状,置患侧手心处,外覆盖玻璃纸或塑料纸,纸上垫团棉球呈凸状,再用绷带固定,24小时后将巴豆饼上下翻转,再敷24小时,48小时后将巴豆取下捣烂,再做成饼状,敷贴于患侧手心24小时,共三昼夜。敷后一般有反应,敷处发痒、发热,起小水疱,甚则面部肿胀而痛等,这都是正常的反应,无须处理。若反应太大,耐受不了,取掉后反应很快消失。若无反应,病情未好转,可再敷一次或是连续三次。 扶正祛风、助阳散寒、温通经络。主治面神经麻痹。王某,男,69岁,年11月4日初诊。诉3天前晨起吹风,当日下午家属发现口眼?斜。检查:口眼鼻唇向右斜,额纹消失,左眼睑裂变大,不能闭眼、皱眉、鼓腮,鼻唇沟消失。伴口干,流泪,自觉泪有热感。舌质淡红,苔黄腻而润,脉弦。处以本方5剂,按上法内服外敷(未用巴豆)。11月14日复诊,诉服完5剂即明显好转,守方5剂而愈。1.面瘫是局部疾病,用内服药治疗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吸收,不仅时间长,而且不一定能直达病所。本方将内服与外敷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则无疑可以提高疗效。这是本方法疗效较好的原因所在。2.本方经得起重复,已验证10余例,仅本院职工和家属就有3人用过本方,均痊愈。其中某家属第2次患本病,用本方时仍然有效。3.初服时偶有“瞑眩”现象,但接着服用会逐渐消失,此当明告患者及家属。4.本病吹风会导致复发。如有一患者初用本方,口眼?斜明显减轻,但骑摩托车时导致复发,故慎风寒非常重要。5.原方有巴豆外敷法,轻症多未用,均收效良好。余对重症者才采用巴豆外敷法。通经络养气血,平衡身体阴阳,护全家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8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祛风除颤汤治疗手抖效果怎么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