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喘的方剂简谈还是很细致的
鍝鍖婚櫌鐪嬬櫧鐧滈杈冨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911/4694665.html疗咳喘的方剂简谈(还是很细致的)今天我们来聊聊治疗咳喘的方剂,咳喘的概括度比较高,既包括咳也包括喘,而且他们的病理产物一般都有痰或者饮。痰和饮怎么区别呢?痰相对饮来说痰更粘稠一些,而饮更加清稀。咳喘的病位一般和肺、脾、肝、肾关系比较密切,因为咳喘最直接的病位肯定是在肺,然后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肝火也容易犯肺,这样会引起肝火犯肺之咳嗽,肾主纳气,肾不纳气会引起喘。至于病性来说,有寒、有热、有实、有虚、有痰饮、有痰热、有气虚、有阴虚等等。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治疗咳喘的方剂。外感风邪之咳嗽——止嗽散风温咳嗽——桑菊饮痰湿咳嗽——二陈汤肺热咳嗽——泻白散外感风邪,邪热壅肺咳喘——麻杏石甘汤痰热咳嗽——清气化痰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痰喘——定喘汤燥痰咳嗽——贝母瓜蒌散寒饮咳嗽——苓甘五味姜辛汤上实下虚之痰喘证——苏子降气汤肺肾阴虚,虚火灼肺之咳喘,痰中带血——百合固金汤肝火犯肺之咳嗽,痰中带血——咳血方干咳少痰,气阴两伤——生脉散干咳无痰,气阴两伤——清燥救肺汤久咳不已,气阴两伤——九仙散一、外感风邪之咳嗽——止嗽散外感风邪之咳嗽咽痒,以及服用宣肺药后余邪未清,咳嗽依然存在者,用止嗽散治疗。有宣肺利气,疏风止咳的功效。咳嗽病位在肺,故宣肺利气。有咽痒,也说明了有风邪的存在,咳嗽故止咳。此方用药平和,是治疗风邪犯肺,以及服用宣肺药后咳嗽不愈者的一首良方。止嗽散:百部、白前、陈皮、荆芥、桔梗、甘草、紫菀二、风温咳嗽——桑菊饮风温咳嗽,但咳,身热不甚者,用桑菊饮治疗。风温就相当于是风热感冒轻症。其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温就是热,风温就是风热,有风热者当疏风清热。咳者,病位在肺,故宣肺止咳。桑菊饮:桑叶、菊花、薄荷、桔梗、甘草、杏仁、芦根、连翘三、痰湿咳嗽——二陈汤痰湿咳嗽,用二陈汤治疗。二陈汤治疗湿痰证,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其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功效。痰湿壅盛故燥湿化痰。治痰、治湿都要理气,有句话叫做“治痰先治气”,所以治疗痰、治疗湿的方剂,一般都要用理气药。这里的中就是脾,所以治疗痰、湿要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都是一脉相连的。二陈汤:陈皮、半夏、橘红、甘草、生姜、乌梅四、肺热咳嗽——泻白散肺热咳嗽,用泻白散治疗。从五脏配五色来看,白色入肺,泻白也就是泻肺,所以泻白散就是泻肺热以治疗咳嗽。其有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功效。泻白散所治疗的肺热咳嗽,不仅仅是只有肺热,还存在一定的阴虚。这里面用到一味药,叫做地骨皮,地骨皮就属于清虚热药,但是也可以清实热,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的功效。除蒸、生津,这就是清虚热、养阴;清肺降火,也就是说地骨皮可以清肺火,就是清实火。从这首方剂的适应症来看,其中有皮肤蒸热,脉细数,这就是阴虚。舌质是红的,舌苔是黄的,这是实热。当然,这首方子治疗的还是以实热为主。泻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五、外感风邪,邪热壅肺咳喘——麻杏石甘汤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导致的咳喘,用麻杏石甘汤来治疗。麻杏石甘汤属于辛凉重剂,表现为发热重,咳喘,舌苔薄黄,脉滑数。这里舌苔薄,说明病邪未深,还有表证的存在,也就是外面有风邪,里面邪热壅肺。因为外面有风邪,所以辛凉疏表,邪热壅肺而导致的咳喘,所以清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属于辛凉解表剂,所以他外面会有风邪的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发热重,这里的发热指的是外感发热,或者是肺卫发热,这个热并不是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卫表郁闭而引起的发热,更像是风热表证,有种“发热重,恶寒轻”的感觉,同时肺中又有热,热邪壅肺而引起咳喘。这里面用到了麻黄,麻黄属于辛温解表药,药性是温的,而现在是热证,但是麻黄止咳平喘的功效是非常好的,所以这里用麻黄是用其止咳平喘之功,并不是用它解表,或者并不是用它单纯的解表。麻黄配伍石膏,石膏的用量是麻黄的两倍,以石膏之寒凉可以制麻黄之温热,这样就可以达到使用麻黄止咳平喘的功效,而抵消了麻黄的辛温之性,也算是去性存用之法。民国名医张锡纯认为石膏“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也就是说,石膏可以往外透散这个热。麻黄也可以解表,虽然性温,但是有两倍的石膏以制之,故存其发散之性,而无温热之弊。所以用两倍的石膏配伍麻黄,以达辛凉解表之功。当然了,这都是自己的一孔之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多多指正。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六、痰热咳嗽——清气化痰汤痰热咳嗽,用清气化痰汤治疗。痰热咳嗽,属于热证,所以痰是黄稠的。舌苔黄腻,黄代表热,腻代表痰湿。脉滑数,滑为痰湿,数为热。所以舌脉也表示有痰热。还会伴有胸膈痞满,因为痰、湿都是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最容易阻碍气机,阻碍气机就容易引起胸膈的痞满。所以痰热咳嗽,我们就要清热化痰,理气止咳。还是上面说的,治疗痰、湿一定要理气。有咳嗽我们就止咳。当然了,因为痰热而引起的咳嗽,所以清热化痰是最重要的,同时就要理气止咳,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清气化痰汤:黄芩、瓜蒌、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杏仁、枳实、姜汁七、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痰喘——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的痰喘证,用定喘汤治疗。定喘汤一般用来治疗哮病中的热哮。所以定喘汤治疗的是以痰热为主,既然是痰热,那么痰一定是痰粘稠而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这都是痰热的舌脉。同时可能会伴有恶风寒,这是表证。所以定喘汤治疗的病机就是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而导致的咳喘或者哮喘。里面除了有清热化痰的药,还有宣肺平喘药物,亦有解表散寒的药物,里面用到了麻黄,这味药用的非常好,麻黄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在这首方剂中既用到了麻黄宣肺平喘的功效,也用到了它解表散寒的功效,可谓一举两得。白果有敛肺平喘,收涩止带的功效,在这里用其敛肺平喘之功。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可以止咳平喘化痰。黄芩、桑白皮可以清热。所以定喘汤的功效就是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定喘汤:白果、麻黄、黄芩、桑白皮、苏子、杏仁、款冬花、半夏、甘草八、燥痰咳嗽——贝母瓜蒌散燥痰咳嗽,用贝母瓜蒌散治疗。咳、痰、喘这是肺的主要症状。燥痰咳嗽,咳痰非常不爽,涩而难出。水少了当然会干燥,干燥了水也就不那么流利了,所以就会咳痰不爽,涩而难出。燥痰咳嗽和痰湿咳嗽有一个鲜明的对比,燥痰咳嗽是涩而难出,痰湿咳嗽是痰多易咯。治疗痰湿咳嗽就是上面已经说过的二陈汤,燥痰咳嗽就是贝母瓜蒌散。咳嗽在肺,有燥则润,所以要润肺清热,理气化痰。这首方子我们可以从一个大的方向来分析具体用药,贝母润肺,瓜蒌清热化痰,天花粉清热,茯苓、橘红、桔梗化痰。所以这首方剂的功效有润肺清热,润肺针对的是燥伤阴,清热指的是清肺热,兼可以清热化痰。治疗痰这里也用到了理气的方法,因为治痰先理气,气顺痰自消。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九、寒饮咳嗽——苓甘五味姜辛汤寒饮咳嗽,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其有温肺化饮的功效,治疗寒饮咳嗽。具体表现就是咳嗽量多,清稀色白。痰和饮的区别上面已经说过了,饮相对于痰来说是比较清稀的。苓甘五味姜辛汤就是治疗这种寒饮咳嗽的,这里面用到了姜辛五味法,用来温肺化饮。干姜、细辛都有温肺化饮的功效。这只是单纯的寒饮咳嗽,如果外有风寒,里有痰饮,这就属于外寒里饮,这时候就用小青龙汤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在运用的时候要细心。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十、上实下虚之痰喘证——苏子降气汤上实下虚的痰喘证,用苏子降气汤治疗。上实指的是痰涎壅肺,下虚指的是肾阳不足,肾不纳气。下虚具体表现为腰疼脚弱,呼多吸少。有降气平喘,祛痰止咳的功效。这里面肉桂的配伍意义是温肾祛寒,纳气平喘。如果单从肉桂这一味药来说的话,肉桂是没有纳气平喘的功效的,在这里肉桂温肾祛寒,把肾的功能恢复了,寒气祛了,肾的功能自然恢复正常,自然就能够恢复纳气的功能。这是我自己的理解,有待商榷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这里面还用到了当归,当归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以配合肉桂以养正,还有一点,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当归“主咳逆上气”,所以用在这里也是很合适的。苏子降气汤:苏子、苏叶、半夏、厚朴、生姜、前胡、大枣、当归、肉桂、炙甘草十一、肺肾阴虚,虚火灼肺之咳喘,痰中带血——百合固金汤肺肾阴虚,虚火灼肺之咳喘,痰中带血,用百合固金汤治疗。从五行属性来说,肺属于金,所以金指的就是肺。虚火灼肺,热伤血络故见痰中带血。从咳喘来说,肺和肾很容易相互牵累,当肺阴虚之后,就会累积到肾,引起肾阴虚,因为金生水,肺属金,肾属水,肺为肾之母,也就是说当母亲有问题一定会累积到她的孩子,这就叫做母病及子。如果反过来,当肾阴虚之后,也会影响到到肺阴。也就是说当孩子有了问题,那么母亲一定会尽力的去资助,这就叫做子病及母。所以两者是相互牵累的。百合固金汤有滋养肺肾,止咳化痰的功效,就是用来治疗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用于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这说明阴虚内热,虚火上炎。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这都是一派阴虚、虚热之象。所以这首方剂中用了百合、生地、熟地,百合可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熟地并用,有补肾壮水之功,而且生地还可以凉血,这三味药是润肺滋肾,金水并补的常用组合。还用到了麦冬,麦冬助百合滋阴清热,也用到了玄参,玄参助生地、熟地滋阴壮水,清虚火,因为玄参还有解毒的功效,所以清热的力量还是比较好的,玄参还可以用来治疗咽喉疼痛,百合固金汤这首方中的症状之一就是咽喉燥痛,有玄参即可滋阴,又可清热。这首方中还用到了当归、白芍这两味药,有养血柔肝的作用。为什么要养血柔肝呢?因为木属火,肺属金,按照正常来讲的话是金克木的,也就是肺可以制约肝。如果木气过旺则会反侮肺金,所以在这里用了当归、白芍以养血柔肝。肝为将军之官,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那么怎么能让这位将军性情平和呢?那就以柔克刚。所以用了当归、白芍以养血柔肝。百合固金汤用当归白芍有“抑木保肺”之意。我觉得这里的“抑木”不是指的打压,而是用一种柔和的方法让将军不再躁动,这样就达到了“抑木”的作用,让木不再去侮金,所以用的是养血柔肝药,而不是用的镇肝药。养血柔肝就是顺着他的性子来,顺着他的性子来他就不会生气,就不会去侮肺金。镇肝就相当于是逆着他的性子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压下来再说。肝是一个将军,吃软不吃硬,这样去镇压他是会反抗的。比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里面有一首方子,用于治疗类中风等镇肝熄风汤,这里面有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代赭石等等镇肝的药,但是还配伍了生麦芽、茵陈、川楝子等疏肝的药,这就是高手,要懂得顺其脏腑的本性,这样治疗起来,脏腑才不会和你对抗,才会顺着你的思路来。所以百合固金汤里面用当归、白芍是顺其性而达到“抑木”,当木不再侮金,那么就起到了“保肺”的目的。这首方子里生地、熟地同用,这是体现了金水相生之意。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熟地、玄参、甘草、麦冬、桔梗、当归、白芍、贝母十二、肝火犯肺之咳嗽,痰中带血——咳血方肝火犯肺之喘咳,痰中带血,用咳血方治疗。这首方子是用来治疗肝火犯肺引起的咳血。在这首方剂的主治症状中,有心烦易怒,胸胁作痛,这就是病位在肝。咳嗽痰中带血,这就是病位在肺。金本来是克木的,当木火旺盛之后就会反侮肺金,也叫做木火刑金。如果是单纯的肝火犯肺引起的咳嗽,这时候要用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来治疗。黛蛤散清肝火,黄芩泻白散清肺火。但是这里是肝火犯肺之咳喘,痰中带血,已经达到了咳血的地步,所以重在治疗咳血。所以咳血方有清肝宁肺,凉血止血的功效。这首方剂以清泻肝火为主,化痰止咳为辅,重在清火而不在止血。因为出血是因火导致的,所以把火清掉,那么血也就可以止住。咳血方:青黛、栀子、瓜蒌仁、海粉、诃子、蜜、姜汁十三、干咳少痰,气阴两伤——生脉散干咳少痰,气阴两伤的咳嗽,用生脉散治疗。生脉散用于治疗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也用来治疗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总之针对的总病机就是气阴两虚。气阴两虚有什么表现呢?汗多神疲,汗出多了就会伤阴,所以就会引起口渴、咽干等症状。津能载气,当汗出多了之后气也就随之而流失,所以就会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虚数,这也是气阴两伤之舌脉。生脉散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的功效。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十四、干咳无痰,气阴两伤——清燥救肺汤干咳无痰,气阴两伤的咳嗽,用清燥救肺汤治疗。生脉散所致的是干咳少痰,清燥救肺汤所致的是干咳无痰,可见清燥救肺汤所致的阴虚更加重一些,而且肺燥症状明显。其有清燥润肺,益气养阴的功效。治疗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清燥救肺汤∶桑叶、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杏仁、枇杷叶、人参、麦冬十五、久咳不已,气阴两伤——九仙散久咳不已,气阴两伤的咳嗽,用九仙散治疗。九仙散用来治疗久咳肺虚,同时还存在气阴两伤。表现就是久咳不已,当咳喘加重的时候会有自汗的症状,这是气虚。而且痰少而黏,这是阴虚,因为阴液不足,痰就会少而黏。脉虚数,虚表现为气虚,数为热,虚数就是虚热。所以九仙散治疗的病机就是久咳,然后有气阴两虚的存在。所以九仙散有敛肺止咳,益气养阴的功效。敛肺止咳针对久咳,益气养阴针对气阴两虚,这样就能达到好的疗效。九仙散:罂粟壳、五味子、乌梅、款冬花、桑白皮、贝母、桔梗、人参、阿胶这就是今天聊的关于治疗咳嗽的一些方剂,其中有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指正。.7.4写于北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8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方治心衰,并非只有五苓辈或四逆类上
- 下一篇文章: 11月养白掌,注意这5点,叶子绿油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