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作的时候,因为科室特殊的原因,我接触单纯的以咳嗽为主述的患者并不多,一般最轻也已经发展成肺炎,老年人则多数伴有肺心病或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史,要不就直接已经严重到重症肺炎或者上呼吸机的程度,现在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大多数不伴有基础疾病,也主要是以中药解决,当然必要的时候会配合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目前在咳嗽患者中常用的药对习惯主要还是来源于安效先老教授,特别巧合的是郝同学今医院给我发了安老的照片,原来是如此精神隽烁的老人家。此外贾六金教授、董廷瑶教授及刘弼臣教授的儿科方面的书籍均有阅读,每位医者的用药习惯均有特色,因我阅读实在还是太少,在此记录一下自己常用且行之有效的药对。

1.百部、款冬花、仙鹤草:百部和款冬花此两味药物在中药学教材中都归属于止咳平喘类药,其性味皆有苦、温,其无论寒热虚实皆可用之,仙鹤草本属于止血药那一类别,但近代研究发现该药有抗炎、扩张平滑肌的作用,因此达到缓解咳嗽或者哮喘的目的,此作用类似β受体激动剂的作用。

2.葶苈子、苏子:葶苈子性味苦寒,苏子辛温,前者肃降肺气,后者降气消痰,且可润肠,两者相配可加强降气化痰的力量。葶苈子其力峻,泄肺中水气、痰涎不得卧者尤宜。

3.钩藤、当归:钩藤可清肝热、平肝风、疏筋脉、除眩晕,其质轻气薄,善于解痉。当归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咳逆上气”,现在药理学证实当归中的正丁烯酜和藁本内酯对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且能对抗祖胺、乙酰胆碱引起的支气管哮喘。此配伍常用于夜间咳嗽为主的患者。成人同理。

4.茯苓、桂枝、白术:常用于咳嗽痰多或肺部可闻及啰音的患者,其实就是苓桂术甘汤的底子,这个思路在安老和董老的书中常常看到。

5.麻黄、地龙:用于咳嗽或哮喘,气管痉挛,可闻及哮鸣音的患者。地龙,味咸,性寒,能息风清热,通络止痉,因此同理用于气管痉挛的患者。

6.枳壳、桔梗: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而祛痰。枳壳,味苦,辛,性微寒,可化痰除痞,行气宽中,两药相配,一升一降,使肺气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

7.桑白皮、黄芩:黄芩能清肺中之火,桑白皮入肺,善走肺中气分,诸热证阳证可用两者配伍治疗肺热咳嗽。也有使用泻白散为底方,即桑白皮、地骨皮配合使用。

目前所例举的药对为之前在前篇文章病案常用药物,后续会继续记录补充,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