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康复治疗
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prcgoogle.com/zonghe/guonei/2021/0824/5921.html 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治疗 “软组织”一般指骨膜以外、皮肤以下的组织,包括肌肉、软骨、韧带、椎间盘、肌腱及腱膜等。 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薄弱,劳累过度以及风寒湿邪气的侵袭等各种原因导致的损伤,是骨科、康复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是局部疼痛、肿胀、肌肉紧张、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外伤史。 软组织损伤按时间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①急性损伤病程在3周以内,主要是暴力损伤所致,包括扭伤、挫伤、牵拉伤、挥鞭样损伤;②慢性损伤病程超过3周,多由于姿势性劳损、工作性劳损、运动性劳损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它不仅包括急性损伤因延误治疗演变而来的疾患,还包括慢性劳损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疾患,在临床上这种慢性积累性损伤远远多于急性损伤。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如处理得当,可提高组织再生能力,有利于损伤组织的完全再生,减少瘢痕修复。相反,如伤后未及时采取适当措施,血液及渗出液不能及早完全吸收,则可被肉芽组织代替,形成过多瘢痕,不仅不具有原组织的功能,而且可产生瘢痕收缩,发生粘连,引起功能障碍。 第一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一、概述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急挫伤、拉伤、扭伤等。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压痛、肿胀、青紫瘀斑、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等。 (一)诊断 1.有明显的外伤史,疼痛剧烈,局部迅速肿胀,肢体随意活动受限。 2.伤处压痛明显,可出现局部青紫淤血、瘀斑,严重者可出现皮下血肿,波动征阳性。 3.损伤后2周左右,淤肿大部分消退或转为黄褐色,疼痛逐渐消失,功能恢复或轻度障碍。 4.少数损伤较重的患者,恢复期较长,局部仍有肿胀或有硬结,隐隐作痛,肢体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 5.X线检查:主要排除受伤的骨折、脱位及骨病。 1、5为确切诊断标准, 2、3、4为辅助诊断标准。 (二)分类 通常根据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情况来划分。 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指伴有皮肤、黏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伤口直接与外界组织损伤,常见的有擦伤、刺切伤和撕裂伤。共同特点是易于感染。 2.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聚集在组织内。 二、康复治疗原则 (一)急性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 1.及时止血,处理伤口,防止感染。 2.如有休克,首先治疗休克。 3.如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止血。轻微或中度出血,可采用加压包扎或填塞法止血;四肢大血管出血,先上止血带并准备尽快手术止血。 4.开放性伤口,除表浅的擦伤及小的刺伤外,应尽早做初期外科处理(清创术)。 (二)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原则 1.早期伤后48~72小时内。此期为炎症反应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伴活动受限。治疗应遵循PRICE原则。 (1)PRICE的含义 1)P:protection,保护。 2)R:rest,休息。 3)I:ice,冷疗。 4)C: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9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王孙思邈推荐的止咳良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