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作为软玉的代表,自古就备受瞩目,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田玉市场异常红火,价格也一路飙升。

从矿物学角度讲,和田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岩,含极少的杂质矿物。和田玉中透闪石的含量随不同的品种而有所变化,白玉较纯,透闪石含量大于99%,少数(青白玉)在98%左右。青玉中透闪石的含量在97%-99%之间,少数在95%-97%之间。和田玉的折光率随着颜色的加深,也逐渐增大,它的变化规律是青玉青白玉白玉。和田玉根据产出的环境,分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籽料。根据颜色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糖玉,碧玉七个品种。

新疆和田玉,青海软玉,俄罗斯软玉基本特征。

新疆和田玉

青海软玉

俄罗斯玉

颜色

白色为主色调,掺杂黄,青,黑三色,色调较均匀,阳光下反复转动发出淡淡青色光晕,糯白,阴白色(微泛青)

颜色分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其中“青海白”呈灰白-蜡白色,糖色形成黑褐色斑点,色太浅。

糖色是“酱色”,好的料特白,似死白。

外观

质地

手感较沉,光滑,温润,油质感强,越盘越油。致密细腻,滋润柔和,具油脂光泽。

“干”,无油润度,较艳,较亮,不发暗,大多呈透明状,凝重质感不足。

显干,油性差,不好打磨加工,大多数情况下反光,有斑驳感。

透明度

光泽

微透明或半透明,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好的无瓷性。

明显好于新疆和田软玉,透明度偏高

透明感太重,稍稍透光的“毛毡状”结构明显。结构较粗,韧性较和田玉偏低。

内部

特征

除玉质差的可见絮状物,大多不见

有特征的“水线”及翳状斑点,石花,絮状棉绺等内含物。

“毛毡状”结构

石皮

籽料的皮色薄且无石皮

有石皮,介于和田软玉与俄罗斯软玉之间

带皮色的皮艳(像沁色)并伴生石皮厚

糖色

糖玉内部为青色,或白玉厚度较大为和田玉氧化而成。

以浅黄褐色较均匀的糖色和黑褐色-黄褐色为主,要么色太浅,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未见红褐色糖色。

带糖色的俄料是酱色的,较特殊。但玉质太水且透明。

和田玉产地

自古就有“玉出昆仑”之说,伟大而神秘的昆仑山脉是孕育宝藏的好地方。新疆和田玉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深处,西起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在此范围内的高山上分布众多的和田玉原生矿床和矿点,而在相关河流中还出产和田玉仔料,主要河流是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流域。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等河流及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流阶地和冲击平原中都有产出。

青海玉产地

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余公里的高原和丘陵地带,至今已开采了三处矿点,当地海拔高,但相对高差不大,交通便利。产出地段属昆仑山脉东侧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内约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上是有密切关系的。

俄罗斯玉产地

俄罗斯软玉产地较多,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俄罗斯玉主要来自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临近贝加尔湖。俄料及和田料虽然同属喀喇昆仑山系矿脉但产出特征,结构,物性两者略有区别。

产出特征

新疆和田软玉产出形式较丰富,山料,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均有。青海软玉以山料为主,也有少量的籽料和山流水,它们的产出是由其生长特性决定的。新疆和田软玉多产于海拔至米的冰川上,随着冰川和水流跌落0至米的高差。青海软玉矿床离河床非常近。那什台玉石矿离青藏公路不到10公里,和河的高差仅几百米。俄罗斯软玉矿床地层含水高,海拔低,其籽料磨圆度不及新疆籽料,有很厚的皮。

结构

新疆和田软玉是纤维交织结构,内部结晶呈短棒状或丝束状,有时也会呈现云絮状结构,高密度,甚至看不清其内部的结构。青海软玉以纤维交织结构为主,但青海软玉的矿物颗粒明显比新疆和田软玉粗,结晶度明显比和田软玉高。俄罗斯软玉大多结晶粗大,有斑驳感,近看白度正常,远看则感到有青色系。

籽玉与仿籽玉的鉴别

①表面观察

籽玉表面光滑,温润,光泽度强,在河水的搬运、冲刷过程中碰撞,多会留下大大小小的裂纹及碰撞坑。裂纹处一般都被氧化物填充或经氧化形成糖皮(氧化面)。仿籽玉外型和籽玉差不多,但光滑度、光泽度都较低,表面的裂纹及碰撞坑多带有人工的痕迹。

②反光光泽观察

对着日光观察反光面(边角部分),籽玉在转动过程中及放大检查看不到打磨面及打磨痕迹,反光光泽在转动过程中均匀无变化,仿籽玉放大检查可以观察到打磨面,呈线条状、片状,反光光泽在转动过程中有变化。

③碰撞坑光泽的观察

籽玉碰撞坑内平滑,光泽度与外部光泽度基本一致,仿籽玉的人为坑中光泽度与外部的光泽度相差较大。

④碰撞坑的观察

籽玉表面的光滑度达不到人工打磨的程度,如果表面的光滑度高,看不到碰撞坑,则为仿籽玉;如果能看到碰撞坑,光泽度必定低于籽玉。

⑤裂纹观察

籽玉90%以上都会有大小不等的裂纹,裂纹处颜色深于附近颜色,但颜色差别不大,为渐变过渡状。仿籽玉裂纹处颜色与附近颜色差别大,不完全沁染,有时可见具方向性,近似网状。要注意一些在裂纹处及附近的二次染色,裂纹中心的颜色放大检查可见颗粒为通体所染的颜色,裂纹附近的颜色没有渗透深度,颜色边缘有涂抹感及漂浮感。

⑥有杂质的部位

有些籽玉有一定的杂质,比如:白色斑点、黑色斑、起皮、结构较粗等缺陷。为了掩盖这些缺陷,在杂质部分进行染色。染色后一般都会通体染色或只留下局部质地较好的部位,而且所染颜色都较深,较艳,留下没有染色部位与糖皮接触带整齐,清晰有时呈直线状。

⑦糖皮部位观察

真糖皮是因为籽玉中含铁经天然氧化而形成的氧化面,质地不同渗透程度不同,颜色自然与籽玉融为一体.籽玉中的糖皮都存在于裂纹处及附近结构较粗部位。所有糖皮有光泽度,结构越细部位光泽度越强。仿籽玉染色糖皮一般都在裂纹处或在结构粗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吸收染料,糖皮表面光泽度低或没有光泽度,表面粗糙,是因为染色过程中加热使水分缺失的原因。还有一些对产品进行激光上色的要特别注意,所有部位质地都好,只有有颜色的部位质地粗,放大检查表面呈近似颗状。还有一些产品,有些糖皮光泽度强,有些糖皮光泽度弱,是因为糖皮处没有进行抛光或染色,糖皮在高温抛光过程中褪色引起的。

⑧.硬度

质地相同的山料与籽玉,籽玉的硬度大于山料的硬度,优质的籽玉硬度在7-7.5之间,山料的硬度始终不大于7。

⑨.密度

两块质地,质量相同的山料与籽玉,籽玉的密度大于山料的密度,密度大于3.1左右.

籽玉常见鉴定特征

①外形自然的卵石形态。

②表皮有磨圆和自然磨蚀的痕迹(皮壳)。

③常见各种裂纹。

④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

⑤小颗粒的籽玉“油性”了,由玉石细脉形成。

⑥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

⑦少数籽玉有皮色或“石皮”。

⑧皮色分布自然,沁色过渡渐变。

⑨籽玉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

关于如何鉴别玉器地真假还需各位玩家多看,多问,多听。文玩无漏切莫贪图小便宜吃大亏。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