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皮肤瘙痒、红肿,总是忍不住用手抓挠,结果越抓越痒,越抓越肿,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知识。基本认识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可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一、主要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别是慢性荨麻疹。常见原因主要有:

药物

许多常是药物引起,如青霉素、痢特灵、磺胺药类药物。血清、疫苗等可由变态反应引起,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药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织按等引起。

食物

以含有特殊蛋白质的鱼、虾、蟹、鸡蛋、牛奶等常见致因素。

感染

细菌性感染、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与寄生虫。虫咬症如螨、跳蚤、臭虫等。

吸入物

各种花粉、尘土等。

物理及化学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和机械性刺激或某些化学物质进入人体而发。

精神因素及内分泌的改变

精神紧张、感情冲动、月经、绝经、妊娠等。

遗传因素

二、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前者经数天或数周可治愈,后者则反复发作持续数月。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

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

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用药治疗

一、西药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 

H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

常用药物:

①盐酸苯海拉明片

适应症:用于皮肤过敏症如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瘙痒,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药物过敏。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片,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常见头晕、头昏、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以及嗜睡;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

②扑尔敏片

适应症:皮肤过敏症: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于过敏性鼻炎,药物及食物过敏。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片,一日1~3次;儿童剂量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口渴、多尿、咽喉痛、困倦、虚弱感、心悸、皮肤瘀斑、出血倾向。

③阿伐斯汀胶囊

适应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疾病、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症状性皮肤划痕症、胆碱性荨麻疹、自发的后日性寒冷感冒荨麻疹、湿疹痕痒。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次8mg,每日2次。

不良反应:罕见嗜睡。

其他常用药物列举:盐酸西替利嗪片、咪唑斯汀缓释片、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地氯雷他定等;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常用药物:

①盐酸多塞平乳膏

适应症:用于异位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癣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引起的成人轻度瘙痒的短期治疗。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涂布一薄层,且每次涂布面积不超过总体表面积的5%,两次使用需间隔4小时,总疗程为7天。不可使用密闭敷料,本品不得涂于口腔粘膜或阴道。

不良反应:全身的不良反应一般为嗜睡,还可有口干、唇干、口渴、头痛、疲乏、头昏眼花、情感改变、味觉改变、恶心、焦虑和发热等;局部的不良反应有烧灼感和/或刺痛感、瘙痒加重、湿疹加重、皮肤干燥、发紧、张力增高、感觉异常、水肿、激惹、脱屑和龟裂。

2.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

①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为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

②酮替酚: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

③色甘酸钠: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④曲尼司特: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3.糖皮质激素

一般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或慢性荨麻疹严重激发时,静脉滴注或口服,应避免长期应用。是治疗荨麻疹的二线用药。

常用药物如下:

①醋酸泼尼松片

适应症: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用法用量:口服。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4~8片),症状减轻后减量,每隔1~2日减少5mg(1片)。

不良反应: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类库欣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较强。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

②地塞米松片

适应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主要适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如结缔组织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开始剂量为一次0.75~3.00mg(1~4片),一日2~4次。维持量视病情而定,约一日0.75mg(1片)。

不良反应: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和类库欣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较强。并发感染为主要的不良反应。

4.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温馨提醒: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副反应发生率高,一般不推荐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二、中药治疗

1.荨麻疹丸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湿,热而致的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克,一日2次。

2.防风通圣丸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3.肤痒颗粒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半袋~1袋,一日3次。

4.乌蛇止痒丸

功能主治:养血祛风,燥湿止痒。风湿热邪蕴于肌肤所致的瘾疹、风瘙痒,症见皮肤风团色红、时隐时现、瘙痒难忍,或皮肤瘙痒不止、皮肤干燥、无原发皮疹;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克(约20丸),一日3次。

三、联合用药

1.两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

H1受体拮抗剂列举: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等。

2.抗组胺类药物+维生素C

抗组胺类药物有扑尔敏片、阿伐斯汀胶囊等。

维生素C可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药物。

3.色甘酸钠+糖皮质激素(温馨提醒: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减轻副作用,增强疗效。)

拓展知识

一般治疗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去除病因: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避免诱发因素: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日常保健护理

一、注意事项

1.少吃海鲜、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饮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2.皮炎、湿疹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无规律、睡眠不好、月经异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状,故应注意。

3.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卫生,要经常用温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洁面部皮肤,阻断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时不用油脂性护肤品或化妆品等。

4.月经不正常时,应服用调经的药物。

5.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时应及时治疗。

6.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不宜穿过硬的内衣,以免刺激皮肤。

7.每日进行面部按摩,保持气血流畅。

8.忌用激素类药物外涂。

二、预防护理

1.一般人对于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2.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暂时获得舒缓,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紧张,释放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过度包在厚重的棉被里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3.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这类食物少吃。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绿豆、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

三、中药组方推荐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1.血热症

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荆芥穗,防风,僵蚕,金银花,牛蒡子,丹皮,紫背浮萍,干生地,薄荷,黄苓,蝉衣,生甘草。

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2.气虚血热

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益气滋阴,祛风泻火。

生黄芪,当归,生地,炒枳壳,白藓皮,地肤子,防风,连翘,桑叶,炒白芍,牛蒡子,玉竹,荆芥。

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3.湿困脾土

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多皮饮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藓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

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由于荨麻疹的病因较多,导致疾病复发率比较高,在治疗荨麻疹是一定要先辨明病因,再对症用药。荨麻疹的发病与日常进食关系较大,应特别注意。现在也是荨麻疹高发,请转发给你的朋友,做好治疗与预防!

END

点击下面蓝色文字了解详情

《粉丝互动#想看什么内容?由你们来定#据说还有福利的哦!》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中医治疗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那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