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10个月,发热4日
中科公益爱心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gongyishixiang/103025.html 患儿谭某某,男,1岁10个月。 初诊年3月1日,主诉发热4日。 患儿于4日前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9.5C(肛温),无寒战、抽搐,予“解表颗粒”,体温可降至正常,间隔5~6小时发热1次。2月28日体温最高达39.5C(肛温),于我院急诊科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6x10/L,予“头孢克肟、小儿退热颗粒”,3月1日晨1时测体温39.5C。现体温38.3C(肛温),咳嗽、有痰,稍喘息,鼻塞、流涕,流泪,纳差,寐不安,小便少、大便正常。体格检查:咽红肿,双肺呼吸音粗,舌红、苔黄,指纹紫暗。 病邪侵袭皮毛,由口鼻而入,小儿肺脏娇嫩,“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且起病急,传变迅速。小儿纯阳之体,病邪易从热化,表现为发热等症。根据患儿舌苔及指纹变化,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辨证为痰热闭肺证。治疗以清肺泻火,止咳平喘为法。 荆芥3g,芦根10g,苦杏仁3g,桑白皮5g,地骨皮5g,白果2g,紫苏子3g,葶苈子3g,牛蒡子3g,白前3g,百部3g,淡竹叶5g,生石膏20g,知母3g,甘草2g。共5剂,嘱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5日后电话回访,患儿服药5剂后热退,咳嗽减少,喘息停止。 本病患儿急性发热,乃温热犯肺,腠理闭塞,肺失清肃,故发热、咳嗽;外邪化热人里,炼液为痰,痰热互结,郁闭肺络,则发喘促。该患儿具备有痰、热、咳、喘等肺炎喘嗽等典型表现,且热势较盛,当以退热为主。张氏据此选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方中选用芦根、生石膏、淡竹叶、知母清热泻火、生津,四药配伍,泻肺热之力大增;荆芥发汗解表;牛蒡子清热利咽;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白果、苦杏仁敛肺定喘;白前、百部、紫苏子、葶苈子合用,共行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效;甘草调和诸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xw/10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门诊日记虚劳咳喘用桑白皮,止咳消肿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