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其实无论男女全都是长发、束发,但是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并没有洗发水、护发素,那么同样但古人也会遇到头发油、有头屑、掉头发等问题,那么古人又是怎么洗头的呢?

首先,古人洗头一直洗得挺像样的。

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卫生都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中国汉字中,「沐」即为洗头之意,在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中已有明确解释▼

沐,濯发也。——《说文》

而早在商周时期,定时沐浴已经成为重要的仪式或风俗。公元前约6世纪的《诗经·小雅·采绿》中也曾提及▼

予发曲局,薄言归沫。——《诗·小雅·采绿》

所以掐指头算下,老祖宗们洗头都洗这么多年了,多少也有一些类似洗发水的东西吧。古代没有化学工业,也没有生物科技,但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凭着大胆尝试和努力积累,把自然界的很多原料都变成了洗头发的好帮手。

-天然洗头原料-

?皂荚

也就是皂角,用于洗头的植物里,最常见的恐怕就是它了,记得小时候还有一款叫某某皂角洗发水的(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倒出来像中药的一样的颜色,中药的味道。

《中国植物志》里记载它「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头发也类似,只不过丝毛织物是动物毛,头发是人的毛)。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多种大量皂苷类物质: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肥皂样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皂荚分布有限,这倒是个不小的硬伤。而其他许多豆科、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中都含有皂苷类成分,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洗发效果,只是使用体验就不好一概而论了~

?草木灰

这个恐怕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之一了。

稻草、秸秆烧成灰,即可用于洗发。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钾——溶于水后呈碱性,能清除油脂;另一方面类似活性炭,也有去污的功效。

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为辅材,配合皂荚、木槿叶等一起使用;不知道是不是用量大容易呛鼻子。(另补充:草木灰的使用的是过滤后的溶液,不要直接加在水里。)

?土碱类

说白了其实就是土法制得的纯碱(碳酸钠),因为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可以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功能和草木灰有重合之处。

植物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往往都是因为土壤含碱度过高;这样一来反倒物尽其用,将制得的碱类用以替代动植物材料作为洗发用品。

?木槿叶

貌似现在江浙一带还有老人家这么用。

作为锦葵科植物,木槿含有丰富的粘液质和皂苷。原理上和皂荚近似。但皂荚为人不喜的一点是其气味刺鼻,而木槿叶却舒爽清香,相比之下更见可爱。

?淘米水

这个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真心实在又容易获得。包括但不仅限于大米,麸皮、糟糠、豆类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也可发酵、煮沸后再行使用。

《史记》里就有秦汉时期贵族士大夫洗漱的相关描述。(据说面糊、淀粉类,加以食醋也可用于洗发。)

?茶籽类

油茶、茶树种实榨油后留下的残渣。

茶籽油的运作机理也类似皂荚皂苷,但更胜在护发养发。如今有些洗发水还以它们为明星成分宣传。但获取起来便不太容易,毕竟是二次加工产物,恐怕古人也是本着物尽其用的心态拿来使用的吧。

?芝麻叶

关于芝麻叶的记载并不多。所能找到的,是来自明朝郭晟的《家塾事亲》。

脂麻即芝麻,据称部分中医典籍里也有记载可以使头发乌黑润泽之效。可能芝麻叶洗头更偏重于保养而非清洁,因为实在不太能想到其中含有什么去油脂灰尘的有效成分。

?桑白皮

即桑树的干燥根皮。和芝麻叶类似,多见于中医药记载,保养性甚于清洁性。据称对脱发、头屑有一定功效。总之煎成汤水后搭配着用吧~

⑨柏叶/桃枝

源自湖南地区的《攸县志》:

柏科植物普遍含芳香油,可作杀菌之用;作为洗发材料,想来也多半是源自这方面的功效。

最后,其实肥皂之类的东西我们也挺早就有了。唐朝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已有关于「澡豆」的记载,即是以豆科植物种子研磨粉末,搭配各色香料制成的原始版肥皂。不过用来洗脸洗身体比较多。。。卖点在于白里透红香气扑鼻什么的。

及至清朝的红楼梦,洗发用品已经很全面了——

袭人道:「我要照看他那里不照看了,又要他那几个钱才照看他?没的讨人骂去了。」说着,便起身至那屋里取了一瓶花露油并些鸡卵、香皂、头绳之类,叫一个婆子来送给芳官去,叫他另要水自洗,不要吵闹了。

-关于古人的洗护,

总结下来基本就是以下几点-

洗头要清洁彻底,洗头之前用梳子先排除一遍污物,清洁后再用梳子理顺发丝,二次清洁污物。

洗后要涂抹护发产品,养护发丝和头皮。

理顺发丝后整理好头发,尽可能地让发丝免于暴露在外界中,用帽子或丝巾使头发免收紫外线和灰尘的污染。

勤按摩头皮,丈夫给妻子梳头也是增进夫妻感情的一种方法。

文中提到的木槿叶、淘米水、桑白皮、柏叶/桃枝,如今依然有人使用这些方法,脱发的朋友们还是可以配合着洗发液尝试一下,毕竟是多年传下来的,可见还是有一定功效的,像草木灰、茶籽类、芝麻叶等不仅加工繁杂、不好获取而且最终的功效也是有待验证的,毕竟无论是产品还是方法,还是现代的产品和技术要先进一些,各类洗护产品让我们挑花了眼,而对于古人的洗护方式我们只要做到取其精华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长按识别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mr/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