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类

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处方别名:丹皮、粉丹皮、牡丹皮、花王、洛阳花、花相、木芍药。

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根皮。处方别名:五加、五加皮、木骨、五佳、五花、追风使、南五加。

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阴虚火旺者慎服)

混淆品:

香加皮:为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杠柳、杠柳皮、香加皮、北

五加皮。药圈会员分享

辛苦,微温,有毒。祛风湿,壮筋骨,治风湿性关节炎;小儿筋骨软弱,脚痿行迟;水肿小便不利。

1、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拘挛疼痛:北五加皮、穿山龙、白鲜皮各五钱。

2、治筋骨软弱,脚痿行迟:北五加皮、木瓜、牛膝等分为末。

3、治水肿,小便不利:北五加皮、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各三钱,水煎服。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处方别名:地骨皮、骨皮、地骨、地仙、苦杞、仙杖、仙人杖、杞根、枸杞根、却老、却暑、山杞子根。

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脾胃虚寒者忌服)

青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处方别名:青皮、青柑皮、青橘皮。药圈会员分享

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成熟果皮。处方别名:桔皮、陈皮、广陈皮、陈橘皮、新会皮、广皮、会皮、红皮、柑皮、贵老、橘皮、黄桔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处方别名:桑白皮、白桑皮、双皮、桑皮、桑根皮、炙桑皮。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椿白皮: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处方别名:椿皮、香椿皮、椿白皮、椿根皮、椿芽树皮。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遣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痹。(脾胃虚寒者不可用,崩带属肾家真阴虚者亦忌之,以其徒燥故也。凡带下积气未尽者亦不宜遽用)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处方别名:白鲜、白鲜皮、白先皮、白癣皮、北鲜皮、白羶、白膻、白羊鲜、地羊鲜。

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虚寒证忌服)

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刺木通的茎皮。处方别名:海桐皮、丁皮、钉桐皮、刺桐、刺楸、刺桐皮、鼓桐皮。

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癣。(血虚者不宜服)

冬瓜皮: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外果皮。处方别名:冬瓜、冬瓜皮、白瓜皮、东瓜皮。药圈会员分享

利水消肿。治水肿,腹泻,痈肿。(因营养不良而致之虚肿慎用)

西瓜皮: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外果皮。处方别名:西瓜皮、水瓜皮、夏瓜、西瓜翠衣、青登瓜、翠衣。

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治暑热烦渴,小便短少,水肿,口舌生疮。(中寒湿盛者忌用)

合欢皮:为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处方别名:合欢、合昏、合欢皮、夜合皮、萌葛皮。

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治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痈肿,瘰疬,筋骨折伤。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白蜡、苦枥白蜡等的树皮。处方别名:秦皮、梣皮、北秦皮、苦枥皮、岑皮、蜡树皮、樊槻皮。

清热燥湿,平喘止咳,明目。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脾胃虚寒者忌服)

苦楝皮:为楝科植物苦楝的树皮或根皮。处方别名:楝皮、苦楝皮、苦楝根皮。

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体弱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红木香:为木兰科植物盘柱南五味子的根皮。处方别名:紫金皮、金谷香、紧骨香、木腊、内风消、土木香、内红消、浙江紫荆皮。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孕妇慎用)

姜皮:为姜科植物姜的块茎皮。处方别名:姜皮、姜衣、生姜皮。

行水消肿。主水肿初起,小便不利。

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处方别名:安石榴、酸石榴、石榴皮、丹若、若榴。

涩肠,止血,驱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川槿皮: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处方别名:木槿皮、川槿皮、白槿皮、川荆皮。

清热,利湿,解毒,止痒。治肠风泻血,痢疾,脱肛,白带,疥癣,痔疮。

地枫皮:为木兰科植物地枫皮的树皮。处方别名:地枫、地枫皮、钻地风。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

扁豆衣: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种皮。处方别名:扁豆衣,扁豆皮、眉豆皮。

健脾,化湿。治痢疾,腹泻,脚气浮肿。

绿豆衣: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处方别名:绿豆衣,绿豆皮。

清风热,去目翳,化斑疹,消肿胀。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处方别名:大夫皮、大茯、大腹皮、槟榔皮、大腹毛、大腹绒、伏毛、腹毛、腹皮、槟榔毛、槟榔衣、枣儿槟壳。

下气宽中,行水。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气虚体弱者慎用)

土槿皮:为松科植物金钱松的根皮或近根树皮。处方别名:土荆皮、土槿皮、荆树皮、金钱松皮。

杀虫,止痒。用于疥癣瘙痒。

樗白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皮和树皮。处方别名:椿皮、樗皮、臭椿皮、樗白皮、樗树皮。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

棕榈: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纤维皮。处方别名:棕板、棕梠、棕榈、陈棕、棕榈皮、陈棕皮、陈棕板、棕炭、棕灰、陈棕炭、棕榈灰、棕榈炭。药圈会员分享

收涩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下痢,血崩,带下,金疮,疥癣。

橘红:为芸香科植物橘及栽培变种的外果皮。处方别名:橘红、福橘红、川云江、云皮、会红、芸皮、芸红、广橘红、橘橘红。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阴虚燥咳及久嗽气虚者不宜服)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柚的近熟外果皮。处方别名:桔红、尖化红、化橘红、化红、柚橘红、柚皮、五爪红、大五爪、六爪、六爪红、七爪红、毛绿七爪、副毛绿七爪、毛化、化皮、化州橘红、赖氏橘红、薄橘红、柚皮橘红。

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的干、根、枝皮。处方别名:厚朴、川朴、温朴、烈朴、赤朴、筒朴、根朴、川根朴、鸡肠朴、枝朴、重皮、厚皮、紫油朴。

温中,下气,燥湿,消痰。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泻痢。(孕妇慎用)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处方别名:杜仲、思仲、思仙、石思仙、川杜仲、绵杜仲、厚杜仲、玉丝皮、丝连皮、乱银丝、鬼仙木。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不安,高血压。(阴虚火旺者慎服)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黄蘗的树皮。处方别名:元柏、川柏、柏皮、檀柜、黄柏、黄蘗、川柏皮、檗木、蘗皮。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淡竹的中间层。处方别名:竹二青、竹茹、淡竹茹、甘竹茹、竹茹球、竹茹丝、竹皮、姜竹茹。

清热,凉血,化痰,止吐。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眙动,惊痫。(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吐忌用)药圈会员分享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或枝皮。商品规格:5~6年幼树皮称“官桂”,10余年的称“企边桂”,老年树皮称“板桂”,加工过程中拣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称“桂心”。处方别名:官桂:菌桂、筒桂、桂尔通、桂通、桂儿通、条桂。企边桂:清化桂。板桂:桂楠。其它称呼:桂、玉桂、肉桂、薄桂、安桂、牡桂、广肉桂、紫油桂、桂心、肉桂末、桂皮、油桂、牡桂、刁安、安边桂、大板桂、上油桂、蒙自桂、绿水桂、跤趾桂、黄瑶桂、丹阳木皮。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阴虚火旺忌服,孕妇慎服)

祖师麻: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处方别名:祖师麻、瑞香皮、梦花皮。

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呀
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tiesuos.com/sbpjg/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