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两国之争,竟为了这个植物桑
中国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桑、蚕、丝、帛等字形。在春秋战国时期,桑树已经被成片栽植。太史公司马迁在他的著作《史记》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当时,出国的钟离县和吴国的卑梁县是相连的,两地的人都会种桑养蚕,每到采桑的季节,两边的采桑女都会因为争夺桑叶而发生争执,继而引发两国交战,最终是吴国获胜。 可见当时各国对桑叶有多重视。 广东是中国四大产桑区之一,产桑量和产茧量居全国之冠。桑叶和广东有非常深的渊源,不仅是因为广东的桑树种植历史,已经有二千多年,还创下了“桑基鱼塘”良性循环“的生产模式。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桑叶除了养蚕之外,还有什么药用价值呢?桑叶浑身都是宝,桑叶、桑枝、桑白皮(桑的根皮),桑的果实桑葚既是可口的水果也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哦!桑MorusalbaL. 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单叶互生,叶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叶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桑叶 桑叶的性味功效主要是甘苦而寒的,主要是入肺经和肝经,具有疏风清热、润肺止咳、凉血止血以及清肝明目的功效。临床往往用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由于肝火引起的头痛、眩晕、眼花,以及血热引起的出血和盗汗等病症。 “桑”一般是指桑树的叶,一般是经酸后采收,称为霜桑叶或冬桑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经过打霜后的桑叶比未经过打霜的桑叶有效成分高很多。 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桑叶中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钠等,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最受人青睐之处在于桑叶还是天然的美容护肤佳品,尤其对面部的痤疮、褐色斑,有很好的疗效。古代养生家曾用桑叶代茶饮,以永葆青春。1桑叶茶2桑菊饮 本方出自《温病条例》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温初期,症见以咳为主,不是太热,口微渴。更加详细的《桑菊饮》经方介绍,可以继续 夏桑菊颗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4桑叶这样做菜见过吗?桑枝微苦,平。归肝经。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桑白皮甘,寒。归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桑葚 桑椹,别名桑葚,桑葚子,是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果实,椭圆形,长1—3厘米,表面不平滑。未成熟时为绿色,逐渐成长变为白色、红色,成熟后为紫红色或紫黑色,味酸甜。 可食用,也可药用,性凉甘、酸,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本草新编》有“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的记载。桑椹中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衰老、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云南白癜风医院白电风能治好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tiesuos.com/sbpjg/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微果蔬时令桑葚子,防癌又抗癌
- 下一篇文章: 经典整理浙江省中药材分布区域与生产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