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在哪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02/9134103.html

中医方剂有效性如何确定?在临床结果一直饱受诟病,用中医理论解释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尝试利用新的方式方法去诠释,相信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有学者提出“药物-五味-物质-效应-功用”的模式和研究思路,科学阐释中药药味相关化学物质与功效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的内在联系[1],利用数据挖掘方式,可以很好诠释中医基础理论与相应化学、生物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未来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必然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多方合作式研究,大数据网络平台恰好是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多学科合作的一种方式之一。

天津市卫健委组织中医药专家,给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处方,华柄数据服务平台(中医药大数据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中医药大数据解析,初步说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下面为数据解析过程和数据证据:

数据解析结论:

抗病毒活性成分:72个;抗菌活性成分:个;抗炎活性成分:个,方剂中药的活性成分作用共个。

所含中药:不同来源记载中药功能主治共80个,药对搭配共15组,适应的新冠肺炎症状共36个。

该处方共有10味药,其中生甘草、桔梗具有非常低的毒性,该处方用量合理,在此范围内毒性可以忽略。

经过华柄数据解析,得出该处方有效性在全国各省市官方发布的处方中位居前列,下面给出部分数据证据。

温馨提示:本文出现的数据证据仅作为数据层次评估分析,仅供参考,最终的有效性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处方基本信息:

处方名:新冠肺炎成人预防处方

组成:桑白皮15克,地骨皮15克,生黄芪15克,芦根20克,桔梗10克,炒白术10克,玄参20克,黄芩10克,生甘草10克,防风10克

处方功效:清热解毒,健脾益气,宣肺止咳。

服用方法:水煎服,日一剂,连服5至7天。

处方来源: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预防方案

处方-中药基本信息: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喘咳,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1.《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赢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2.《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3.《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4.《食疗本草》:“利五藏,下一切风气、水气。”

5.《日华子》:“调中下气,益五藏,消痰止渴,利大小肠,开胃下食,杀腹藏虫,止霍乱吐泻。”

6.《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

7.《纲目》:“泻肺,降气,散血。”

8.《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疽;通二便,治尿数。”

9.《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来源:中华本草2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适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

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烦渴,肺热咳嗽,肺痈吐脓,胃热呕哕,热淋涩痛。

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来源:抗肿瘤中药药理与临床

炒白术:健脾益气,清热利水,止汗,安胎。适用于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大便溏薄,水饮内停,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湿痹酸痛,气虚自汗,胎动不安。

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卷一

玄参:根: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痨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来源:全国中草药名鉴_上册

黄芩: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贵州中草药名录》:“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胎动不安。”

来源:中华本草苗药卷

防风:根(防风):辛,甘,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痉。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破伤风。

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生甘草:生湿生热,调节浓性体液,滋补胸肺,润肺化痰,定喘止咳,散风退热,调和药性。主治干寒性或黑胆质性疾病,如咳嗽胸痛,气短哮喘,顽痰不化,喉干失音,感冒发热等。

1.《注医典》:“具有消炎退肿,消除眼翳,清理和软化肺部,利喉清音,解渴润胃,消除尿烧,愈肾及膀胱疮疡。”

2.《拜地依药书》:“对胸肺有益,润喉解渴,消除翳肉,助益顺产,消除尿痛,缓解搐紧和筋肌疼痛,消除各种咳嗽。”

3.《药物之园》:“成熟浓性体液和复杂体液,消退胃脘炎肿,软胸润喉,清除余液,清理器官,强筋健肌,散气通经,利尿解渴。主治气短,胸燥,喉干,肺、肝、膀胱等器官的各种疾患,胃炎,尿烧,脑及神经疾病,脾病,痔疮,日久伤寒,各种咳嗽。”

来源:中华本草维药卷

处方中药数据统计分析:

1.中药药性统计:按《中华本草》记录,该处方中药可分为9种药性,其中最主要药性为寒、凉、平。

2.中药药味统计:按《中华本草》记录,该处方中药可分为6种药味,其中最主要药味为甘、辛、苦。

3.中药归经统计;按《中华本草》记录,该处方中药可分为9种归经,其中最主要归为肺、脾、胃经。

4.中药毒性分析:经化学活性成分数据分析,仅有生甘草、桔梗有轻微毒性。

5.中药药对分析:经中药大数据系统分析,该处方中药药对类型主要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泻火,解表,补益,化痰散结等共15组药对,下面给出部分数据参考:

① 止咳、化痰、平喘——苦桔梗、生甘草

功能:清热利咽,排脓解毒。肺痈咳嗽,痰多有脓,胸满咽痛,音哑。

出处《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② 清热泻火——黄芩、白术

功能:清热安胎。妊娠初期胎漏下血,恶心呕吐,胎动不安属于胎热者。

出处《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③ 解表反佐补益药对——防风反佐白术(疏风健脾)

功能:本药对辛温解表不太过,健脾燥湿能升阳,表证能解散,里湿最能化,实证可疏泻,虚证又能补。具体有散寒解表、息风补脾、蠲痹祛风作用。

出处《陆拯反佐药对》

④ 补益气血阴阳——黄芪、防风

功能:固表止汗。表虚自汗,四肢酸楚,易感冒者。

出处《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

⑤ 化痰散结——桔梗、甘草

功能:(1)肺癌伴咳嗽咽痛者。(2)鼻咽癌、肺癌等放疗后。(3)恶性肿瘤伴肺部感染者

出处《金匮要略》之桔梗汤。来源《常用抗肿瘤药对》

处方-中药-疾病-症状综合分析:

肺炎相应症状共有36个,其中部分症状可能为潜在症状

处方-中药化学成分明细:

1.化学活性成分作用统计(分为唯一性统计和非唯一性统计)

2.化学活性成分作用(抗病毒)目录

说明:每个活性成分的具体数据均可在其他模块查阅。

3.化学活性成分作用(抗菌)目录

说明:每个活性成分的具体数据均可在其他模块查阅。

4.化学活性成分作用(抗炎)目录

说明:每个活性成分的具体数据均可在其他模块查阅。

总结说明:本文针对中医方剂的有效性做出了部分数据说明,本方剂中涉及的每味中药,华柄数据均作了详细的大数据解析,解析结果,将会持续更新,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jg/1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