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正在逐渐遗忘历史

比如最近的“张哲瀚在靖国神社比耶事件”

竟以“无知”作为托词

要知道靖国神社里

可是供奉着多万战犯牌位

其中包括14名二战甲级战犯

他们中有85%左右的人

是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去世的

被日本当做保卫国家的英雄在参拜

而那些战犯当时审判时

大部分人都不认自己的罪行

不仅如此,日本后代也似无愧疚之心

靖国神社是这样描述南京大屠杀的:

中文翻译:

南京事件:年12月,在皇军包围了南京之后,松井石根向其所属发放了地图,用红色标明了外国领馆和国际安全区的位置。松井石根下达命令,要求部队维持严格的军纪,否则严惩。溃败的中国军队逃到了下关,被歼灭。用平民衣服伪装起来的中国军人也受到了严惩。

另一方面日本虽有军国主义野心

当年妄想统一亚洲

还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

貌似蔑视中国的一切

却对中国人的医术情有独钟、十分稀罕

也就是他们因中医发展起来的“汉方医学”

汉方医学01起源于传统中医学

离中国最近的古代朝鲜

由于跟当时的中国睦邻友好

像传统的中医学啊、服饰啊都学了去

结果一个朝鲜使者有一天

不小心使用中药治愈了日本天皇

震惊了整个日本

“难道我国的和方医学不是世界第一?”

“世间果然还是有更厉害的医术啊!”

这时日本开始意识到了草药和古老医方的价值

引进《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

作者张仲景(我国“医圣”)可是被日本研究透了

因仲景医学还形成了早期的古方派

另,古代不断有中国医生到日本行医传授医术

日本也掀起了偷学研究中医的浪潮

最终发展成了自己的“汉方医学”

汉方可不仅仅指我们常见的汉方药

日常养生、气功、按摩、药膳、针灸等

也在日本汉方之列

02影响世界的“汉方”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

日本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

中的个古方专利!

真是大惊失色、大权旁落、大相径庭....

其实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

当日本如火如荼研究发展的时候

国内的中医学遭遇了些坎坷

很多人一度怀疑中医是巫术迷信

而日本汉方既有政府支持

又擅创新(把苦涩中药整容换脸)

重视传承(如原料、典籍传承)

还有严苛的质量管控

这个喜欢学习模仿的民族不断力推

国家级期刊《中草药》年曾提到:

目前日本汉方药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销售份额。

其中就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中国市场

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

近80%的日本人认为

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

中药强调“道地药材”

因此日本汉方70%多药材是中国进口

进行加工后再把成药卖到全世界

低成本进购再高价卖给当地人

这个“牌”可谓打得非常高明...

而闻名世界的汉方药有哪些呢↓↓

清肺汤DUSMOCK

日本制药企业“小林制药”

因雾霾的契机研制出“清肺汤DUSMOCK”

在中国遭遇严重空气污染等背景下

作为细颗粒物“PM2.5”的对策商品

中国游客一听能抗雾霾

开始大力采购

致使“小林制药”增产30%

清肺汤真有这么神奇吗?

一看它的成分不禁大吃一惊

主要包含了黄芩、桔梗、麦门冬等16味中药

这些中草药我们都太熟不过了

再来对比一下:

《医宗金鉴》卷四十一方剂《清肺汤》:

麦冬、天冬、知母、贝母、甘草、橘红、黄芩、桑皮各等分(各9g)。

主治肺燥热咳嗽

《万病回春》卷二方剂《清肺汤》:

黄芩(去朽心)一钱半,桔梗(去芦)、茯苓(去皮)、陈皮(去白)、贝母(去心)、桑白皮各一钱,当归、天门冬(去心)、山栀、杏仁(去皮尖)、麦门冬(去心)各七分,五味子七粒,甘草三分。

主治一切咳嗽,上焦痰盛

我勒个去~~怎么看怎么像啊

精华都被日本拿去学习了

但不同的地方就在于

没有了水煎火熬的传统中药服用方法

大多是口服液、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等剂型

改得真是妙啊~

救心丸

日本汉方药“救心丸”

曾一度风靡全球

被誉为“救命神药”

年销售额1亿多美元

而很多国人不知道的是

“救心丸”来源于我国的古方“六神丸”

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参、沉香研制出的

《雷允上诵芬堂方》六神丸配方:

珍珠粉、犀牛黄、麝香各4.5克,雄黄、蟾酥、冰片各3克。

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还具有强心、抗病毒、增强免疫功效

"救心丸"主打强心功能,换了个现代名字

改得真是妙啊~

五行食疗

日本也会在线下汉方药店宣扬五行

把食物、颜色进行五行分类

讲究性味归经,调理治疗脏腑

遵循五行,进行虚实寒热辩证等

这其实是中国传统中医的食疗基础

《黄帝内经》的五行理论:

“五行有五色,五脏有五行,五色入五脏,五行者金木水火土,对应五色白青黑红黄,对应五脏肺肝肾心脾。”

也已经成为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基础。

因此汉方不管怎么发展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的

与中医有着相似的精神哲学

所以说啊,好家伙

原来中医都被日本发扬光大了...

但是我们没必要懊悔或憎恨

现在汉方跟西医比在日本也不是主流

中医的灵魂始终在中国

来中国研读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

学习中医药的人数位居第一

中医药在全世界愈来愈受到重视

但依然认定中国才是中医的老祖宗

神社拍照惹众怒,哲瀚方(这汉方)能天下知,追根溯源才知晓,两者皆为华夏出。

中医学被我们忽视太久了

它是防病和治本的重要医疗手段新冠疫情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改变

我们的贡献

不能仅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为他们提供典籍和配方

在意识形态上

就要重视中医药的研发和利用

学习日本汉方的长处

比如技术和剂型的创新

加强中药的质量管控及市场监管

中医药的智慧植根于中国传统古籍之中

而日本汉方医籍的藏书量仅次于中国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医古籍的传承

日本人曾说:

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相信不久的未来

中医的权威地位依然不可撼动

-END-

找补招聘已启动

点击快来加入我们吧~

参考文献

[1].杨瑾、加茂智嗣、能濑爱加:《汉方药在日本的发展现状》,《中草药》年第15期。

[2].刘薇、武锋、马骥:《日本汉方教育现状及对中国中医教育的启示》,《环球中医药》年第12期。

[3].徐睿瑶、梁子钰:《日本汉方药的发展概况》,《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年第7期。

[4].傅延龄、马艳红:《国外中医药发展概况》,中国中医药出版社,5年。

?往期推荐?

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

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性化判断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补充来源

策划文案编辑

钢铁小霜

插画视觉版式

王大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gx/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