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本年度第1个节气)

———————————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

——————

祝大家春节安康!

愿疫病早日消退!

节令时间

-02-:03:12

正月(小)十一

五九第九天

三侯情况

初候,东风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三侯,鱼陟负冰。

详细说明

太阳黄经为度。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过了立春,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节气详情

立春节气太阳到达黄经°时。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还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新的一年之始。古人对岁首很重视,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立春,阴阳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此开始了。古人通过观察星象规律,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星象上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寅月的开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节令,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人们对“春”很重视,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

立春是一个略带转折色彩的节气,这种转折在全国范围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立春后白天渐长,意味着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在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从今年的五运六气来看,气温会有波动,倒春寒可能会发生。

五运六气

岁运:金运太过(太商)

司天:少阴君火

在泉:阳明燥金

客气(初之气):太阳寒水

主气(初之气):厥阴风木

———————————

所辖时间:

-01-20[大寒]~-03-20[春分]

———————————

客主加临:

初之气:相得。

初之气,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脽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

———————————

岁气主方:正阳汤。

白薇、元参、川芎、桑白皮、当归、白芍、旋覆花、炙甘草各一钱,生姜五片

初之气,太阳加临厥阴,主春分前六十日有奇,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椎痛,中外疮疡。加枣仁、升麻。

———————————

岁运主方:牛膝木瓜汤

牛膝、木瓜各一,白芍、杜仲、枸杞子、松节、菟丝子、天麻各七分半,甘草五分,生姜二片,大枣二枚

老黄历

庚子年鼠年

正月十一

年02月04日

庚子年戊寅月丁丑日

04

祭祀祈福

动土开光彭祖百忌

[丁不剃头头必生疮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诸神方位◇财神:正西◇福神:正东◇喜神:正南◇阳贵:西北◇阴贵:正西◇五鬼:正北◇生门:正北◇死门:正南节气当日黑黄道

黄道

明堂(吉星)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释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春,正月节。

立,建始也,

五行之气,

往者过,来者续。

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

故谓之立也。

—————————

《群芳谱》:

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

物候解释

东风送暖,

大地开始解冻。

振,动也。

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河里的冰开始融化,

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

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

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应景佩饰

一佩春幡:

春幡种类:燕子、柳、花、鸟、蝴蝶、凤凰、飞蛾、蚂蚱、鸡。

1.立春幡:

窄长旗垂直挂在户外;也可戴妇女头上。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前蜀·牛峤《菩萨蛮》词之三:“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2.戴春胜剪春胜:

剪彩为春胜插头上或挂树上。春幡由来也称“春幡胜”、“幡胜”。古代立春之日,剪有色罗、绢或纸为长条状小幡,戴在头上,以示迎春。此俗起于汉,至唐、宋时,春幡之制作更为精巧。《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亦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前蜀牛峤《菩萨蛮》词:“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宋代民间男女均有戴春幡的浓郁习俗。

立春节时女性们佩戴春幡首先是作为避邪之物,具有禳凶邪、求吉利的寓意。胜”自古以来作为人们一种头部饰物,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类型,可以用很多种材料做成,其中纸制较为方便。立春时节,汉族女子有配戴各种漂亮的“彩胜”做装饰的习俗,而“幡胜”是长条形的,是上古传说中的凤凰羽翅的象征物。客家妹的春幡基本上都是自己用彩色绸布剪制的,春幡形象则有春花、春燕、春柳、春凤等等。在客家地区,传统的立春时节除了女性戴春幡,小儿也戴春幡于手臂,男左女右,作为立春的标志。

二佩燕子:

妇女剪彩为燕戴头上,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名“春燕”。春燕又名幡胜、彩胜、春书。南北朝梁代宗懔著述的《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朝妇人,……立春进书,以青缯为帜,刻龙象御之,或为哈蟆。”妇女用彩色绸布剪制‘春鸡”、“春燕”、“春花”、“春柳’等,缀于小儿臂上,男左女右,以为立春之标志。

三戴春鸡:

母亲做公鸡缝在小孩子帽子上妇女穿豆挂牛角撒豆在牛身驱鬼辟邪之用。

四穿新衣:

男女老少都换新衣。

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

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由于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顿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二月四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

节气导引功

坐功:宜每日子、丑时,迭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

治病:风气积滞,顶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节令饮食

《金匮要略》云:

“春不可食肝。”为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

《千金方》:

“(立春、雨水)不得食生葱、蓼子,令人面上起游风。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冬眠动物如蛙、蛇、龟、甲鱼等)。”

《云笈七签》:

“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吃热物(如羊肉、辣椒、胡椒)

1、蒜泥菠菜

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立春为佳,而不是赵本山和宋丹丹说的“秋菠”。“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立春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中医也认为菠菜性甘凉,能养血、止血、敛阴、润燥。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2、红枣核桃粥

红枣等养脾甜食: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立春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立春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立春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立春养脾佳品。

3、春笋冬菇汤

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玛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4、虾仁韭菜

韭菜:立春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芽炒蛋

春芽: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立春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6、蜂蜜柚子茶

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立春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立春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立春,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民间谚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编辑:源儿~

■来源:中医五运六气

■编审:学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gx/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