龢壹堂一日一味茅根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http://m.39.net/pf/a_4584312.html 茅根(学名:Perotisindica(L.)Kuntze)是禾本科茅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80厘米。根壮茎白色,横走于地下,密集,节部生有鳞片,先端尖有甜味。性味:甘、寒。杆丛生,直立,单叶互生,集于基部,老时基部常有破碎呈纤维状的叶鞘。叶片扁平,条行或条状披针形,夏季开花,圆锥花序圆柱状。花银白色,分枝密集,小穗长3-4毫米,具柄。颖果椭圆形,暗褐色。被白色长柔毛。 药名:白茅根 汉语拼音:BáiMáoGēn别名:茅根、地管、茹根、蓝根。 性味:味甘苦,性寒,无毒。 归经:入肺经、胃经、小肠经。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用于吐血,尿血,热淋,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热病烦渴,胃热呕哕,咳嗽。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者加倍),捣汁或研末。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茎。 生态环境:多生长于路旁、山坡、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采收和储藏:春秋二季采挖。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切段生用或炒炭用。 炮制:干茅根:拣净杂质,洗净,微润,切段,晒干,簸净碎屑。茅根炭:取茅根段,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茅根禁忌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②《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茅根附方1、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2、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台。饮之。(《妇人良方》) 3、治鼻衄不止:白茅根为末,米泔水服10克。《圣惠方》) 4、治喘:白茅根一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圣惠方》如神汤) 5、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白茅根、葛根(各切)半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小品方》茅根汤) 6、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白茅根各克。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7、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8、治小便出血:白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圣惠方》) 9、治劳伤溺血:白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纲目》) 10、治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50克,白糖25克。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乳糜尿:鲜白茅根半斤。加水毫升煎成约毫升,加糖适量。每日分三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五至十五天为一疗程。(《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2、治肾炎:白茅根50克,一枝黄花50克,葫芦壳25克,白酒药5克。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忌盐。(《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3、治阳虚不能化阴,小便不利,或有湿热壅滞,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白茅根一斤。掘取鲜者,去净皮与节间小根,细切,将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候十数分钟,视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须臾视其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去渣温服,多半杯,日服五、六次,夜服两、三次,使药力相继,周十二时,小便自利。(《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汤) 14、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15、治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黄汗: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尽啜食之。(《补缺肘后方》) 16、治血热经枯而闭:白茅根、牛膝、生地黄,童便。煎服。(《本草经疏》) 17、解曼陀罗中毒:白茅根50克,甘蔗一斤。捣烂,榨汁,用一个椰子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18、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白茅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19、反胃,食肉即吐。用白茅根、芦根各克,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20、肺热气喘。用生白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汤。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茅根医家论述1、《本经》: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 2、《别录》: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 3、《日华子本草》: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 4、《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妇人崩漏下血。 5、《纲目》: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6、《本经逢原》:白茅根,《本经》主治劳伤虚赢者,以甘寒能滋虚热,而无伤犯胃气之虞也。言补中益气,胃热去而中气复,是指客邪入伤中州,渐成虚赢而言,非劳伤本病所宜。治胃反上气,五淋疼热及痘疮干紫不起。 7、《动植物民间药》:治脚气。 8、《本草经疏》:劳伤虚赢,必内热,茅根甘能补脾,甘则虽寒而不犯胃。甘寒能除内热,故主劳伤虚赢。益脾所以补中,除热所以益气,甘能益血,血热则瘀,瘀则闭,闭则寒热作矣,寒凉血,甘益血,热去则血和,和则瘀消而闭通,通则寒热自止也。小便不利,由于内热也,热解则便自利。淋者,血分虚热所致也,凉血益血,则淋自愈,而肠胃之客热自解,津液生而渴亦止矣。肝藏血而主筋,补血凉肝,则筋坚矣。血热则崩,凉血和血,则崩自愈矣。血热则妄行,溢出上窍为吐、为咯、为鼻衄、齿衄,凉血和血,则诸证自除。益脾补中,利小便,故亦治水肿黄疸,而兼理伤寒哕逆也。 9、《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 10、《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必用鲜者,其效方着。春前秋后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时,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验,远胜干者。 11、《本草图经》:茅根,今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间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亦甚甘美,六月采根用。 12、《纲目》:茅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 13、《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干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哕逆呕吐,肺热气逆喘满。且甘寒而多脂液,虽降逆而异于苦燥,则又止渴生津,而清涤肺胃肠间之伏热,能疗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闭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妇女血热妄行,崩中淋带。又通利小水,泄热结之水肿,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专长,凡齿痛龈肿,牙疳口舌诸疮,及肺热郁窒之咽痛腐烂诸证,用以佐使,功效最着,而无流弊。 门诊介绍 天津静海龢壹堂中医门诊,秉着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打造品质精神,汇集北京、天津、静海中医专家教授,以“名医、良方、好药”为核心经营理念,为广大患者和中医爱好者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和问道平台。 在继承针灸、正骨、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开设了中医内科、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皮肤以及颈肩腰腿痛科,力求为老百姓提供真正的中医医疗及养生服务。 门诊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南纬二路南侧凯通花园底商。 联系-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8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专长单味中药白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