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各种咳的中医传统名方
北京中科专家 http://nb.ifeng.com/a/20190821/7612844_0.shtml 咳嗽是小病也是大病。 说它“小”,因为咳嗽无外乎病邪从外入或自内而发,从而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 说它“大”,则是因为病位在肺,肺为娇脏,肺体属金,五行恶火,故而过热则咳;金性恶燥恶冷,过寒亦咳。 今天就给大家聊一个止咳妙方。 《医学心悟》中明确指出,止嗽散能治“诸般咳嗽”,且“投之对症,其效如神”。后世医家以止嗽散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治各种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均能获得良好疗效,这也是止嗽散被众多医家推崇之缘由。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 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本方为治风邪犯肺之咳嗽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风邪犯肺之咳嗽者。方解 ●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寒,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白前味辛平,亦入肺经。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利咽,以除在表之余邪。 ●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缓急和中,调和诸药,合桔梗、荆芥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 综观全方,药虽7味,量极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故对于新久咳嗽,咳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都可获效。止嗽散的基础上加减应用 《名医类案正续编》言: 久咳不已,肺气虚也,加用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肺脾双补。 有手汗,是脾虚,因脾主肌肉,遂加补中益气汤。 盗汗明显,是阴虚,遂加当归六黄汤。 容易出汗,动之则汗,是气虚,遂加黄芪龙骨牡蛎汤。 风寒袭肺,怕冷,流涕、鼻塞咳嗽时,可加杏仁、苏叶、生姜。 风热犯肺,咽痛咳嗽、头晕、眼目胀痛咳嗽时,可加桑叶、菊花。 风燥伤肺,干咳、连声作呛、口鼻干燥,自觉有痰但难以咳出,加沙参、麦冬。 痰湿蕴肺,晨起、食后咳嗽加重,咳痰增多,加二陈汤。 肺阴虚损,声音嘶哑、咳声短粗,可兼见颧骨潮红、午后自觉发热,可加地骨皮、桑白皮、玄参、麦冬。 忌:不适宜阴虚燥热型咳嗽 止嗽散化痰、排痰功效显著,对于以干咳痰少,甚则无痰或痰中带血丝,伴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等症为特征的阴虚燥热型咳嗽不适宜使用,可选用百合固金汤、清燥救肺汤或养阴清肺汤,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12550.html
- 上一篇文章: 阳康之后咳嗽乏力食欲差,潍坊市中医
- 下一篇文章: 肺结节我的方子不保密,能帮到一个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