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中道路干净整洁,文化胡同上的图画惟妙惟肖,广场上健身器材、休闲凉亭等一应俱全……这是记者在济阳区回河街道桑皮赵村看到的场景。

02:10

  几年前,桑皮赵村是街道“脏乱差”的代表,街道坑洼不平,水沟臭不可闻,违章建筑遍地都是,生活垃圾处处可见,各项工作均排名倒数,村容村貌落后制约了全村的发展。

  如今,桑皮赵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村民们伴着鸟语花香,散步在被花草树木环绕的中心广场上,夜幕降临时便开始载歌载舞,村民们对现如今的生活赞不绝口,精气神也发生了都大变样。不仅如此,在街道的各项工作考核中排名一跃成为前列,还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原来的落后村是如何实现蝶变的?

  “过去的村里道路两旁都是臭水沟,垃圾堆得到处都是,道路都是土道,下雨天就泥泞不堪,生活很不方便。现在路两旁都栽上了绿化树,修了水泥路,安了路灯,建了健身广场,村民们晚上都来跳广场舞。”说到村里的变化,村民郑学云赞叹道。

  村民对落后的居住环境渴望已久,经过多次探讨,村两委带领部分村民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确定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思路,对村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一开始,对于拆除家里的闲散地和违章建筑,很多群众表示不理解也不愿意配合。

  “村里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好事,咱打心眼里感激和拥护,作为党员,我得带头上。”村里80多岁的老党员王子吉首先站出来,主动把家里闲置的宅基地让给村集体,而且一分钱补偿也不要。王子吉的老房子就在入村口,已失修多年,因为长期没人住已是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党员带头,群众跟上。其他村民也纷纷站出来,表示为了村里经济发展,愿意交出自家的闲散地。随后,桑皮赵村一场轰轰烈烈的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开启,一个月内便拆除违章建筑17处,去除树木余棵。

  在三任第一书记的积极协调下,村“两委”先后投资近余万元,在村里建起了高标准的中心广场,建起了风格古朴的茶亭,使农民闲暇之余有所乐、有所学。成立了广场舞队,多次在全区广场舞大赛中获一等奖。铺设水泥路面平方,对全村所有街巷进行硬化,一条条水泥路铺到村民家门口。还利用扶贫资金建设2座50kw的光伏发电站,贫困户每年每户可分红0余元。

  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盘活,桑皮赵村发展多项扶贫产业,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推进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增加、贫困户脱贫和村居环境美化的“多赢”。

  现任驻村第一书记吴璠表示:“下一步,村里计划整合一片建筑用地建一个大规模的“打谷场”,同时继续利用闲散地增加其他农业项目,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增加村民收入。”

  记者手记:

  用好脱贫“金钥匙”打开振兴新大门

  “一勤天下无难事。”“现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这么多,村里道路通了,致富门路多了,生活变样了。只要踏实肯干,没有摆脱不了的贫困。”这是采访路上,听过最多的话语。

  年,桑皮赵村已经全部实现脱贫,这些走出贫困的人们心里浓浓的幸福感,是百色脱贫攻坚显著成效的生动注脚。

  作为省定贫困村,桑皮赵村获得了较大力度的脱贫攻坚政策支持,但倘若认为戴上了“贫困帽”就可以坐等脱贫,那即或是脱了贫,很有可能重新返贫。

  扶贫必须先扶志。脱贫“金钥匙”就在群众自己手中,只有激发内生动力,才能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可持续、致富更有干劲。

  在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中,“生态宜居”既是一项核心指标也是一个基础前提。

  桑皮赵村补齐短板,提升人居环境,让农村实现“生态宜居”,才能吸引人、留住人,发挥好乘数效应,才能促进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11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