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治疗白癜风去哪儿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92223.html

亳桑皮又名桑白皮,是亳州地产药材,来源于桑科植物桑的根皮。亳州种植桑树自商朝起已具规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亳西关曾种植桑林百余亩,以采桑养蚕。近二十年来,亳州种植树桑树的面积逐年下降,几乎不成规模都是零零散散的几棵,在中药材市场如今已难觅亳桑皮踪影。

相传东汉末年,华佗精研岐黄,医德高尚,被誉为外科鼻祖、苍生大医。他在家乡辟药园,凿药池,设医馆,种药草。他的药园里种植着各种奇花异草,许多品种都是他从数百里乃至数千里之外带回,经反复试验,明确其药理和功用后,然后分发给乡邻广为种植。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草药落户他的药园,且长势良好,药效显著。这么多的草药该如何给它取名呢?他查阅大量医书,许多草药在原产地均有一个名称,甚至一种草药几个名称,如果再给它起个名字不就更乱了吗?华佗想了想,就在一年四季不同的季节,在他的药园里各选一个有代表性的草药以“亳”字来命名,作为标记。

春季,药园里百花争艳,惟有芍药花期长,花朵又大又红,收获后的芍药粉质足,产量高,经反复对比试验,其他地方均没有亳州白芍药效显著,随后将芍药命名亳白芍;夏季,药园里草药生长茂盛,而藤类植物瓜蒌遮天闭日,爬满屋檐、棚架,该植物的根系发达又能入药,经对比,惟有亳州所产的瓜蒌数量多、个头大,所产花粉粉质足,皮质薄,于是将根称作亳花粉;秋季,药园里大部分药材开始刨收,惟有菊花争相开放,洁白如玉,与其他药材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菊花花瓣既多又白,花蕊既小又密,芳香独特,药效显著,随将该花称为亳菊花。冬季,万物凋谢,药园里没有了往日的生机,用啥药来代表呢?华佗看看这,瞧瞧那,百思不得其解,他来到一棵桑树旁,突然眼前一亮,桑树全身是宝,春季的桑枝,夏季的桑葚,秋季的霜桑叶,冬季的桑皮,全年均可入药,随将桑皮称作为亳桑皮。四种中药材品种分别以春、夏、秋、冬代表了药园的特色,千百年来,世代相传,后来又载入药典,延用至今。

但传说只是个传说,从历史上讲亳桑皮的由来还要归结于当时亳州这块发达的农耕文明,商朝商汤王在亳州建都,可想而知当时的经济发展繁荣。汤王祈雨的故事很感人,他那种牺牲自己,造福百姓的精神被后人称赞。但好多人都应该不知道汤王在桑林中求雨,而且桑林就在亳州这块地方,可见当时亳州这块的桑树种植已经有了规模。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前亳州及周围的乡镇还有种桑养蚕的习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种桑养蚕业慢慢的开始走向衰落,一直到当今,很少能看见桑树的身影。亳桑皮年产量的减少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亳州周围采桑养蚕业的消失。亳州这块是传统中药材种植地,种植中药材的效益比养蚕效益高的多,好多人放弃了养蚕。

二、城镇化的建设。以亳州为中心,涡阳,利辛,蒙城,太和,以及下面的各个乡镇都在扩大城镇面积,像亳州老城区以南抹掉了几十个村庄,这无意中就去掉了为数不多桑树。

三、新农村的建设。近几年农村大发展各家各户都建造美丽的小洋楼,在盖房子之前都要把建房子周围的树伐掉,而桑树大多依靠房前屋后生长,这也是导致桑树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封建思想的影响。“桑”与“丧”同音,大多人认为种桑树不吉利,谁家院子里有桑树就感觉影响自己家的风水,这就导致了没有人种植桑树,哪怕自然生长出来的也要破坏掉。

五.桑树的生长周期长。树的枝繁叶茂要依靠地底下的发达根系不断输送养分,一棵桑树苗要长成像电线杆内粗需要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另外种植桑树失去了它能带给农民的实际效益,所以大家都不乐意种植。

六.采收加工繁琐。从把桑树伐掉,把根挖出来,再到扒皮.刮皮.晒干,需要好几道工序。即使加工出来就那几公斤树根大点的一二十公斤,按现在的行情半刮皮货22元/kg还不如泥匠挣得多,所以农民都不乐意加工,直接挖出来晒干当柴烧或索性不挖。

七.价格过低,山桑货的冲击。在前几年亳州周边产出的桑白皮行情在15元左右,山桑白皮的货源大量涌入市场统货在18元左右,半刮皮货在22-28元不等,全刮皮货高达35元左右的行情,看看把正统道地药材亳桑皮委屈的。

值得说明的是,现在在市场上流通的山桑白皮,湖北.湖南货都不是正品,不符合版中国药典标准要求,从某饮片公司化验员了解到桑白皮大多显微鉴别不合格。

随着国家飞行检查的常态化,达不到版中国药典要求的一律不准对外出售,但符合药典标准要求的棉桑白皮由于产出量满足不了这些饮片企业的需求,饮片企业面临着无原料可采的尴尬局面。

年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年)》,中医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医药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各个大型药企纷纷在中药材产地建设种植基地,像资金雄厚的九州通集团在全国建立了茯苓,黄连等28个中药材品种种植基地,葵花药业建立的五味子种植基地,康美药业三七种植基地等等。不难发现这些大型药企投资的都是需求量大,价格比较高的中药材品种。作为年需求之有多吨,价格相对便宜的桑白皮无人问津。但不管你问或者不问,它的年产量就在那里,不管你用或者不用,药典标准就在那里。

中药材讲得就是道地性,中医药产业被国家列为经济支柱产业,中药材科学合理的种植布局已经刻不容缓,做为道地性的药材品种,不能让道地药材品种成为历史,不能无药可用。

以上内容写于年,以下内容追写。

年桑白皮的行情大步向前,目前市场全刮皮的切片已经卖到了65-70元的高行情。原因我在追加两点:1.棉桑白皮年产量一直在减少,经过前几年的消化,山桑白皮的产量业有限,行情也是逐步攀升,毕竟桑树经过多年生长后才有一定的产量。2.农村的建房速度明显下降,农村劳动力也明显下降,所以导致即使有桑树也无人去投入采收。

未来随着桑白皮的产量不断地消耗、产量不断下降,桑白皮的行情未来可期,突破百元行情再不久的将来会实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zy/10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