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记载

《金匮要略》当中有一篇《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是专门论述中医外科病证的,这篇里面主要讲了四个病证:疮痈、肠痈、金疮和浸淫疮。疮痈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金疮,是由金属器械所造成的伤口,还有一个是疮疡的总称。痈有内外之分,发在肌表的是外痈,生在体内脏腑的是内痈,比如肺痈、胃痈、肠痈等。

1外痈内痈辨别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

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

这两条主要讲外痈的情况。外痈的初期和表证类似,但是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局部有痛楚,其他病证和外感病差不多。第二条主要讲辨别有脓无脓的一个方法。我们后世的中医外科已经发展得非常好了,可以通过痈肿的软硬、起陷、痛或不痛、颜色的改变等等判断,现在临床上一般都可以非常简明地把有脓无脓判断出来。

肠痈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是内痈。肠痈的原文也是两条: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这两个方子还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是肠痈未成脓的时候,用到大黄牡丹汤,一个是成脓以后,用到薏苡附子败酱散。

2大黄牡丹汤治肠痈疗效确切

目前临床上大黄牡丹汤是用得比较多的,也是后世医家比较推荐的,比如近代的曹颖甫先生就非常推崇这张方子,他主张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在临床上治疗肠痈也是从头至尾都是用这个方。大家都知道曹颖甫是经方大家,非常善用经方,他认为大黄和牡丹皮用量要重,才更有效果。

除了曹颖甫以外,日本汉方医家龙野一雄也非常推崇这张方子,他说用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一般三到五天可以好。他说的肠痈可能主要是急性阑尾炎。而且他说如果掌握适应症的话,这个方子的效果是百分之百的,讲的非常确定,因为他有底气,这张方子他已经用了几千例。所以我觉得这个大黄牡丹汤用来治疗肠痈还是非常值得相信的。

我平常不是搞外科,所以基本没什么用。但大概20年前,那个时候年纪轻,用过一次。病人是我朋友的朋友,他当时也是被诊断要手术的,但是他不愿意,后来我说我给你治疗试试看。他的一般情况还是可以的,就是右下腹有疼痛,有一点低烧。我说我只给你吃两副药,如果不行,你还是要开刀。结果一副药下去,症状减轻,两副药下去基本上就不大痛了。过了一段时间后,我朋友告诉我,他没有复发,也没有去开刀。所以我就有这么一个体会,这个方子的疗效是可以肯定的。

关于这个方的应用要点,我觉得龙野一雄提出的这几个点是可供参考的:

第一,是脉紧、不数,原文也讲了“脉迟紧”。他提出脉搏是每分钟跳以下,根据他的经验是在80到之间,如果太快就不能用,怕是腹膜炎;

第二,阑尾炎必须以左手的脉来判断虚实。这个我没有想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是左手?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去体会一下,这也是他个人的经验;

第三,并发腹膜炎的时候,如果白细胞的指数高(00~),这个方也是不能用的;

第四,用药以后要观察病人的反应,服药后三到四小时,最迟六小时,要出现大便。一般来说大便通了,症状也随之减轻了,如果大便还是不通,可能就要进一步分析。

所以,这张方子的疗效还是可以肯定的,但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有几个点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yf/12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