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调补肺脾肾祛痰出湿的常用中药
北京正规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祛痰除湿的中药有很多:半夏、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萆薢、陈皮、砂仁、薏苡仁、车前草、滑石、石韦、藿香、佩兰、豆蔻、草果、扁豆等,如果能在药膳中善加应用,祛除身体中讨厌的痰湿完全没有问题。成方的选择上,由于痰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重点应该放在调补肺、脾、肾三脏上。 调补肺脾肾、祛痰出湿的常用中药 如果是由肺失宣降,不能正常布散津液而产生的痰湿,就应该用二陈汤来宣肺化痰。二陈汤源于宋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需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克、白茯苓90克、甘草(炙)45克。该方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 如果是由于脾的功能失常,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液,使得湿聚成痰的话,就应该选择六君子汤来健脾化痰。六君子汤需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该方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如果是肾虚不能制水,使得水液泛溢,形成痰饮的话,就应该选择金匮肾气丸来温阳化痰。该中成药的处方源于末朝严用和的(济生方》是汉张仲最(金质要略)中肾气丸加味,又称济生肾气丸。该丸能温补下元、壮肾益阳、 化气利水、消肿止渴、引火归源的功效。 调补肺脾肾、祛痰出湿的常用中药 半夏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 好的半夏个头大、坚实致密、粉性足,表皮干净,呈白色,一般存放时间久的半夏疗效比较好。 生半夏有毒,所以要买姜汁、明矾炮制过的半夏,炮制的半夏股有姜半夏和法半夏两种,燥湿的话法半夏的效果会比较好。 一次用3~10克就够了,不能贪多。 妊娠期间最好不用。 根据中药“十八反”,半夏不能与鸟头同食用。 猪苓 猪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 猪苓以个大,外皮黑色,断面色白,体较重者为佳。 一次用9~15克就足够了。 本品久服损肾气,昏人目。有湿症而肾虚者忌服;凡脾虚甚者恐泄元气,慎服。 白术 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尿、止汗、安验胎的作用。个大、质坚实、无空心、断面色黄白、嚼起来略带黏性的为好。 茯苓 中医认为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 一次10~15克即可。 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者为佳。 茯苓恶白敛,畏牡蒙、地榆、雄黄、龟甲,忌米醋。土茯苓 土服苓具有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的功效。 一次10~60克即可。 以断面淡棕色,粉性足者为佳。 肝肾阴虚者慎服。 服时忌茶。 泽泻 泽泻能渗湿利水,泻热。 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 福建、江西所产的“建泽泻”最地道。 一次5一10克即可。 性质寒,通利。肾虚没有湿热的人不宜使用。 陈皮 陈皮具有燥湿化痰、行气止呕的功效。 买陈皮要选择片大、色鲜、油润、质软、香气浓、味甜苦辛者。不宜与半夏、南星或是温热香燥药同用。 存放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 陈皮窍门 烹调时,可用于荤菜的料理中,起到除异味、增香、提鲜、解腻的作用。时常感觉脾胃气滞、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可将陈皮与苍术、厚朴、甘草配伍,可燥湿健脾和胃。 咳嗽痰多,胸隔胀闷者,可用陈皮与半夏、茯苓配伍,以燥湿化痰止咳。 脾虚水湿不运、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者,可用陈皮与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配伍,可健脾利水。 调补肺脾肾、祛痰出湿的常用中药 砂仁 砂仁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的功效。 一次3~6克即可。它的有效成分容易挥发,所以不宜煎煮过久,最好后放。 萆薢 萆薢能利湿浊,祛风湿。 -次10~15克即可。 有伤阴的倾向,不可过用,肾阴虚的人绝对不能用。 白豆茂 白豆蔻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健胃消滞、解酒的功效。 和砂仁一样,白豆蔻的有效成分容易挥发,所以不宜煎煮过久,最好后放, 草果 火锅料大多会加草果,生活在潮湿环境的人爱吃火锅是一种本能,身体需要借助外力的帮忙祛除堆积在体内的湿邪。草果有燥湿温中、除痰截虐的功效。 一次3~6克即可。 阴虚血燥的人不能用。 扁豆 扁豆具有补脾、化湿的功效。 扁豆以饱满、颜色白的为好。 一次食用10~30克即可。 扁豆一定要妙炒熟。生扁豆含有毒性蛋白,加热后方可去除。而且炒熟之后,扁豆健脾止泻的作用会大增。 海蛤壳 海蛤亮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消肿。 一次服用10~15克即可。 药房出售的海蛤壳一般都呈粉末状,)煎煮时最好找个小布袋包起米。生海蛤壳清热化痰的效果好,煅过的则长于制酸收敛,所以痰多者眼服用生品,胃痛泛酸者最好服用锻制过的。海藻 海藻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一次服用10~15克即可。 海藻以黑褐色、盐霜少、枝嫩者为佳 单用效果不是很明显,与茯苓、猪苓、泽泻搭配效果增强。 昆布 昆布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嗝噎不下食的功效。选择昆布以叶片大、厚实、青绿色为佳。 -次服用6~12克即可。 常与海藻搭配使用。 桔梗 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 --次服用3~10克即可。 不宜用量过大,否则容易恶心、呕吐。 调补肺脾肾、祛痰出湿的常用中药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内容: 湿气乃“百病之源”,每天泡一杯,喝一杯,把湿气轻松甩开! 动不动就出汗,是阳虚还是阴虚?中医教你从4方面判断 降血压:快存!翻出来了!一张降压方,被埋没50年,服用方法很特别,只需两味药 湿气重有10个信号,中医教你祛湿一步到位 肺主气,治百病!这2个地方最易堵,揉开了气就顺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xw/9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升降系统之二肺肝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