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浑身都是宝,而你只知道吃桑葚
前几年有个纪录片特别火,叫《本草中国》,它是国内首部中医药文化系列纪录片,一度掀起了一阵“中医热”,其中有一个片段印象深刻。一株桑树四季入药的故事 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草纲目》中记载:春取桑枝,祛风湿利关节;夏摘桑葚,生津止渴;秋打霜桑叶,疏散风热;冬刨桑根白皮,利水消肿。一株桑树,四季入药桑葚 春未央,夏未至,如今正是桑葚大量上市的好时节,“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在中医里,桑葚是专门补养肝肾阴虚的小果子。《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滋肝肾,充血液,常常用来调养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亏损”状态。《本草经疏》记载:桑葚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中医认为,桑葚味甘性微寒,有养血滋阴,补肾助阳,生津止渴的功效。除此之外,桑葚还能解酒。《本草纲目》记载:桑葚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由此可见,桑葚还能解酒。除此之外,桑葚还有乌发、明目的功能。《滇南本草》记载:桑葚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肾者,其华在发,肝开窍于目,肝血虚还会眼睛昏花,现在很多人的视力减退,都和熬夜伤肝、久视伤肝有很大关系。ps:桑椹内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因此青少年儿童不宜多吃。 桑叶 桑叶除了是蚕宝宝的口粮外,更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其中,尤以下过霜的桑叶功效为佳。《中药学》记载其可以: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桑叶药性轻盈,质地甘寒凉润,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肺热或肺燥咳嗽,如桑菊饮、桑杏汤。桑叶还入肝经,可以收敛肝气和肝火。对于肝火上炎导致的头痛眩晕、头重脚轻、眼睛疼等症状,取一把桑叶泡水饮用,有很好的效果。桑枝 桑枝,就是桑树的干燥嫩枝,它也为一宝,这个知道的人比较少。《本草再新》记载:桑枝性平,入肺、肾二经。桑枝有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在中医上,常被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 桑白皮 桑白皮是桑树的根皮,在秋末落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入药。它味甘性寒,入肺经。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内盛之咳喘,痰黄而稠。《小儿药证直诀》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治疗小儿肺热咳嗽的方子,叫泻白散,组方就为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和粳米。泻白散还有一个神奇的功用,就是治疗倒经(倒经:指月经期间流鼻血,西医称之为代偿性月经)。桑白皮擅长泻肺火,其性主降,肺气降则逆气亦平。桑白皮还可凉血止血,与滋肾清肝泻肺的地骨皮同用,使郁热得清,逆气得降,倒经自愈。此外,桑白皮还能肃降肺气,通调水道。因此,对于肺气不宣导致的全身水肿胀满、面目肌肤浮肿、小便不利等,疗效较好。写到这里,默默打开了度娘,输入框里输入:桑树的种植方法。。。。。。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一合社」所有。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或任何你关心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jg/9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头皮上总是能摸到ldquo小疙瘩r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