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科普大讲堂不看不知道岭南宝藏中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岭南地区的中药材五指毛桃、叶下珠、凤尾草等等,大家是否还意犹未尽呢?别急,今天安安继续为大家带来相关小知识! 11.地胆头 别称: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磨地胆 来源:菊科植物地胆草的全草 功效:味苦辛,性寒,凉血,清热,利水,解毒。治鼻衄,黄疸,淋病,脚气,水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煎服6-15g,鲜品30-60g 验方: 1.阳黄疸:地胆头连根叶洗净,鲜者4至6两。煮肉食,连服4-5天。 2.腹胀:苦地胆2两。煎水分早晚2次服,或和猪肉炖服。 12.两面针 别名:光叶花椒 来源:芸香科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润透,切片或段,晒干 功效: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肝、胃经。功效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活络。用于风湿骨痛、喉痹、颈淋巴结结核、胃痛、牙痛、跌打损伤及汤火烫伤 用法:内服煎服,5-10g;研末或泡酒饮。外用:煎水洗;捣敷、酒磨涂或研末撒 验方: 1.感冒、咳嗽:两面针、古羊藤、枇杷叶各15g,山芝麻25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胃痛:两面针根10g,木棉根或树皮50g,水煎服。 13.救必应 别名:白木香、羊不吃、铁冬青 来源:冬青科植物救必应的干燥根皮及树皮,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 功效: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感冒发热、胃痛、暑湿泄泻,咽喉肿痛,黄疸、痢疾 用法: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熬膏涂 名中成药:腹可安 验方: 1.感冒发热:铁冬青树皮6g,生姜、茶叶各9g,水煎服。 2.腹痛、热性胃痛:铁冬青树皮18g,葱头5条,水煎服。 14.火炭母 别称:五毒草、火炭毛、乌炭子等 来源:蓼科植物火炭母的全草 性味:味酸甘,性平 归经:肝、脾经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明目退翳 15.扭肚藤 别称: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 来源: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 性味:味微苦、性凉 归经:归肝、脾、肾经 功效:清热、利湿 16.龙脷叶 别称:龙舌草、龙味叶、龙耳叶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通便 验方: 三叶汤:龙脷叶、枇杷叶、人参叶 17.春砂仁 来源:姜科植物阳春砂的果实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18.鸡骨草 别称:红母鸡草、猪腰草、黄食草、土甘草、广州相思子 来源:豆科相思子属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草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主治:肝炎、肝硬化、肝癌 19.鬼针草 别称:金盏银盘、黄花雾、一包针 来源:菊科植物鬼针草和金盏银盘的全草 性味:味甘、淡,性微寒 归经: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主治:盲肠炎;客属地区用于治疗感冒,又称“感冒草”。 20.白鹤灵芝草 别名:癣草,白鹤草,仙鹤草,云南白药 来源:爵床科植物白鹤灵芝的干燥枝叶,夏秋二季采收全株洗净晒干 功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经,清热润肺,杀虫止痒,用于劳嗽,疥癣,湿疹 用法:内服煎汤,10-15g,鲜品倍量,外用适量,捣敷 验方: 1.湿疹:鲜白鹤灵芝叶捣烂取汁涂患处。 2.肺痨:白鹤灵芝2两、大飞扬1两、穿心莲5钱、大蓟根5钱、枇杷叶5片(去毛)。水6碗煎2碗,去渣。加冰糖1两,炖溶化,分2次服。 今天的介绍就到一段落,各位小伙伴还没看够?还有一期敬请期待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jg/10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食药科普大讲堂不看不知道岭南宝藏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