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药赤小豆
鉴别要点? 精品中药|赤小豆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VignaumbellataOhwietOhashi或赤豆VignaangularisOhwietOhashi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赤小豆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微甘。赤豆呈短圆柱形,两端较平截或钝圆,直径4~6mm。表面暗棕红色,有光泽,种脐不突起。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原植物: 药材/饮片: 规格等级: 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对药材是否进行等级划分,将赤小豆分为“统货”一个规格。药材要求:无变色; 无虫蛀; 无霉变; 杂质少于3%。 不同规格等级药材:A、赤豆B、来小豆 概况: 赤小豆入药始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神农本草经》曰:“赤小豆,主下水,排痈肿脓血,生平泽。”宋代苏颂《本草图经》描述为:“赤小豆,今江淮(今长江、淮河一带)多种莳。”《宝庆本草折衷》中记述赤小豆:“生江淮间,及关西(函谷关以西)、河北(今河北一带)、京东西(今河南)多种莳。”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各处俱种,胭脂赤者为良。”至现代文献记载,赤小豆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以体实、饱满、色紫红者为佳。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赤小豆和赤豆均以粒饱满、色紫红者为佳。 《中国药材学》:本品以身干、粒饱满、色紫红发暗者为佳。 《中华本草》:赤小豆和赤豆均以颗粒饱满、色紫红发暗者为佳。 《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赤小豆以身长、饱满、体重质坚、色紫红而微有光泽者为佳。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以身干,颗粒饱满,色赤红发暗者为佳。药材以赤小豆品质为好,但货源不多,渐为赤豆所代替。 综上,赤小豆以身干、颗粒饱满、颜色紫红色者为佳。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 3、《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汇编》 桑有四宝,春采桑枝,夏采桑椹,秋采桑叶,冬挖桑白皮。码小妹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jg/10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了解本草地骨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