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pf/mipso_7465523.html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王维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用素朴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思想感情。另有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地,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

如今一些爱美的女士喜欢饮用红豆薏仁茶或者红豆薏米粥,用来达到祛湿、瘦身的效果,事实上祛湿粥薏苡仁和芡实更配呦。红豆并没有祛湿的效果,但其具有的养生功效,仅仅作为食疗,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真正可药用的则是赤小豆,从外形来说,红豆和赤小豆颜色相同,但红豆长得较为饱满,椭圆,个头看起来也大,颜色一般为鲜红色或枣红色。赤小豆形状则是细长稍扁,颜色也多是暗红色或者暗紫色,比红豆颜色深。

赤小豆

赤小豆始记于《神农本草经》,别名野赤豆,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赤小豆PhaseoluscalcaratusRoxb.或赤豆PhaseolusangularisWight的种子。夏、秋分批采摘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性味与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1]。中医认为,赤小豆其性甘酸而平,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之功效。临床上内能通利水道,使湿热下行而消肿,故可用于肾炎肿、脚气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轻度黄疸和泻痢、便血等;外可消血热之毒,故能治疗痈肿、疮毒之症。外科用于治疗皮肤红肿热痛,常配合清热解毒药同用,亦取其下行利湿、行血消肿的作用。赤小豆除用于临床治疗外,还是药膳中的常用原料。现代研究:其化学成分主要含糖类、三萜皂甙,儿茶素、表儿茶素、3-羟甲基呋喃葡萄糖苷、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5-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5-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二氢槲皮、槲皮素、没食子酸乙酯、丙二醇等多种化合物[2]。现代研究发现,其治疗急性肾炎、肝硬化腹水、水痘、腮腺炎、炎性外痔、皮肤病等疾病效果良好;同时还有抗氧化和雌激素样等多种作用[3-4]。

赤小豆相关验方

①茯苓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50克,白茯苓粉20克,薏米克,芡实50克,白糖适量。赤小豆、薏米、芡实共煮粥,至粥成后,加茯苓粉稍煮片刻,加白糖调味。每日数次,可随意食之。功效健脾祛湿。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见腹部胀大,下肢或四肢水肿,小便短少不利,舌质淡胖或紫暗,舌苔滑腻,脉沉弦者。

②赤豆桑白皮汤:赤小豆60g,桑白皮15g。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饮汤食豆;源于《本草拾遗》。本方用赤小豆健脾利湿,而以桑白皮专用于利尿消肿。用于脾虚水肿或脚气,小便不利。

③茅根煮赤豆:白茅根g,赤小豆g,加水煮至水干,除去白茅根,将豆分数次嚼食。源于《肘后补缺方》。白茅根为凉性利尿药,其味甘甜,用以煮豆,既可增强利尿作用,又较适口,故颇为得法。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现用于肾炎或营养不良性水肿。

④赤豆粥:赤小豆g,粳米30g。加水适量,煮稀粥。分2次食用。源于《妇人良方》。本方能益脾胃而通乳汁。用于妇女气血不足,乳汁不下。⑤苦酒赤豆散:赤小豆g,用醋1茶盅,煮豆至熟,取出晒干,再入适量米酒中浸渍至酒尽,经干燥后研为细末。分3次服,每次~6g,用米酒送服。源于《肘后方》。赤小豆等三者均能散血,醋又用止血之效,故本方有散血消肿和止血作用。用于痔疮瘀肿疼痛,大便带血。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89.[2]陈俏,刘晓月,石亚囡,等.赤小豆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成药..39(7):-.[3]闫婕,卫莹芳,钟熊,等.赤小豆对小鼠利尿作用有效部位的筛选[J].四川中医,,28(6):53-55.[4]张幸国,赵青威.赤豆的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对人类乳腺癌mcf-7细胞孕激素受体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31(15):-.

作者简介

赵誉梦,河南中医药大学级硕士研究生,中药学专业。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中国药房编辑出版中心对原创内容拥有版权,任何人或单位若需复制、转载、摘编,须完整注明出处及标明作者,否则本社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药房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baipi.com/sbpgx/4747.html